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汉字起源于模仿自然、图画纪事、表情达意的需要,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符号系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各地乡音不同,但书面语言相同,这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畅通。
汉字的相对稳定,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独特贡献。汉字具有象形与表意的特点,在表达人文精神以及人与物关系方面简明扼要。即使时过境迁,后来者在阅读古符时同样可以由文辞而把握其智慧,将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摘编自《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蘊》,2016年9月2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最近,浙江卫视《汉字风云会》在众多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位列综艺节目排行榜前茅,受到很多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关注。《汉字风云会》的选手以小学五年级左右的孩子为主,所涉内容大多是常用字词。这些并不冷僻的字词成年人也容易弄错,因此很有普及价值。节目聚焦低年龄萌娃、拥有全家庭范围的收视群体。饭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收看节目,学习汉字,是很温馨的预设场景。
普及汉字的正确写法,让人们在一笔一画中抚摸汉字的体溫,把汉字写得方方正正,既是保证汉字书写规范的现实需求,也是捍卫汉字文化纯粹性的重大问题,
(摘编自《在一笔一画中抚摸汉字的体温》,2017年8月6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联合国“中文日”日前在日内瓦万国宫隆重举行。今年的“中文日”活动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俞建华大使在中文日开幕式上致辞所言,“中文日”活动每年在万国宫举办,不仅体现了联合国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重视,也是联合国致力于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
相对于其他语言的活动日,联合国“中文日”有其独特之处。首先,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积极参与,主动合作,这为活动日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保障,其次,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中唯一的形意文字、非字母文字,中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历史,令活动的参与者产生巨大的兴趣,甚至渴望了解和学习。再次,中文的书法艺术独树一帜,艺术魅力非凡。
(摘编自《用汉字讲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故事》,2018年5月2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电子设备在较大范围内长时间使用,手写汉字场景不断减少,直接导致汉字渐渐疏于书写练习;同时,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拼音输入法应用较多,对字形识记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当问及忘字错字的原因,最多可选3项的情况下,认为原因是日常书写较少,疏于练习的占82.4%,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的占52.0%人们对“提笔忘字”现象有着不同的态度。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AB.BC.CD.D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我国各地乡音不同,这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畅通。
B.多样化的需要促进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有利于优秀文明成果代代相传。
C.每一种语言在联合国都有自己的语言活动日,但相对于其他语言的活动日,联合国中文日有其独特之处。
D.根据相关调査统计,可知大多数人们已意识到“提笔忘字”对汉字推广和文化传承均有负面影响,因此“提笔忘宇”现象应引起社会髙度重视。
E. 捍卫汉字的文化纯粹性有一定的难度,但人们并不大认同汉字书写困难,而认为“提笔忘字”是社会发展必然带来的结果。
【小题3】如何通过重视汉字来树立我国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09 12:20: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垂钓

余秋雨

①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

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凛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海雾浓了他们就淡,海雾淡了他们就浓,有时以为他们驶走了,定睛一看他们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

③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④胖老人听见脚步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的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进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⑤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头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观念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的施舍。

⑥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头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⑦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⑧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的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狂吠声已经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⑨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⑩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相互批判,但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⑾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只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⑿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两处自然环境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小题2】请简要概括两位垂钓者的形象。
胖老人:     
瘦老人:    
【小题3】为什么说“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含义。
【小题4】请探究作者对两个垂钓者的感情有什么差别?

同类题2

说明文阅读,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英国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刊登的一篇美国科学家的论文说,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 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四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也较小,而且没有精神。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就没有发生类似现象。另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这些结论引起了科学家的担心,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不安。
苏格兰科学家普斯陶伊的转基因土豆研究,情况却有所不同。去年秋季,普斯陶伊称,自己一项未经发表的实验结果证明,年幼老鼠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脏、脾和消化道都出现损伤,而且免疫系统也遭到破坏,他将这一切归咎于对土豆的基因操作本身。他的结论据说得到了14个国家20名科学家的支持。但英国最具权威的科研机构英国皇家学会宣布,该学会组织的6人专家组经过详细评估发现,他的研究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操作和数据上,都充满漏洞,他的结论无法成立。然而,这场在英国引起并跨出国界的轩然大波却至今未平。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这一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美国是转基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据统计,美国的大学、科研机关和企业等已经开发出上百个转基因作物品种,其中仅有43个品种的安全性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确认。面临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正在进行大面积种植与大量出口以及由此引发争议的现状,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郑重承诺,将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展开全面调查。看来,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同时,也是应当注意吸取任何一种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的。
【小题1】引起“科学家的担心”和“世界范围的不安”的原因是(  )。
A.某些转基因作物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有一些会削弱作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B.转基因作物只能间接给人类带来益处,并且有的还影响人体健康。
C.“BT玉米”抗虫害能力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某些转基因大豆可能会致癌。
D.转基因作物会毒杀昆虫或影响昆虫的发育,并会降低人体自身的防癌功能。
【小题2】不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项是(  )。
A.普斯陶伊认定,转基因作物会损伤动物内脏并在破坏免疫系统,他声称是通过实验证明这一点的。
B.普斯陶伊所引发的风波,表明了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的某种担心与不信任。
C.“有所不同”是针对第一自然段而言,意思是说普斯陶伊的结论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担心与不安。
D.英国皇家学会认为普斯陶伊的结论不能成立,根据主要是普斯陶伊实验的科学性太差。
【小题3】文中所说的“教训”指的是(  )。
A.在科学发展中,没有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没有做更大范围的细致研究。
B.发展生物科学没有注意到它对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C.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及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D.发展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做到趋利避害。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究竟是什么呢?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中把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概括成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小说是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因而,与理论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方式不同。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形象的;不是主观的臆造,而是客观的能动的反映;不是务实的,而是审美的活动。作为艺术的一种样式,它与绘画、音乐、舞蹈又不同,它是语言艺术。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它又与诗歌不同,它的本质特征也正表现在与诗歌等其他语言艺术的区别上。

小说的散文性、叙事性,是它与诗歌最明显的区别。但是,更重要的区别则在于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不同的关系。作者以不同的方式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是“人化自然”的过程。实践孕育了作者的审美情感,激发了表现的欲望,于是创作了诗和小说。诗和小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反映和描绘了“人化的自然”,是美的产物,美的现实。这个过程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过程。作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了“人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所不同的是,诗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意象直接抒发主体的审美情感。诗中也有对客观世界的描绘,但这些对象都被融入主观的情绪状态之中,变成了感情的象征。《离骚》中的香草美人,郭沫若笔下的天狗、炉中煤,都是抒发情感的符号,是作者主体精神的外化。作者通过这些符号传达自己的情感,引起读者情感的共振,完成情感的交流。小说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描摹社会生活来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小说实际上是在作者审美情感的统治下重铸了一个现实世界。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又创造了一个心中理想的现实世界。这个“重铸”是又一个“人化自然”的过程。这个重铸的艺术世界,是虚构的,又是真实的。说它是虚构的,因为它不像报告文学,更不像新闻和历史文献掌掌可考。说它是真实的,因为它是像詹姆斯所说的“可以感觉到的生活”。这个运用环境和人事构筑起来的艺术世界,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情感,是运用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材料,按照生活的逻辑创造出来的生活。虽然它不是现实生活的记录,但是,它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它具有具象性、可感性,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小说中的人和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读者也总是有身临其境之感,甚而至于跑进小说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因此,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最近。它的具体性、可感性、真实性都是诗歌无法比拟的。即使是叙事诗,它的形象塑造也远不及小说具体,而且诗的韵文语言也远不如小说的散文语言贴近生活。

所以,我们这样说,如果诗歌是主体审美情感的直接宣泄,那么小说则是在主体和生活结成的审美关系中进行审美创造;如果诗歌是表现的艺术,戏剧是再现的艺术,那么小说就既是再现又是表现的艺术。

(摘自《小说美学》陆志平、吴功正著)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是一种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它是形象的、审美的活动,是对世界的客观的能动的反映。
B.诗歌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反映和描绘了“人化的自然”,是美的实现,这一点与小说不同。
C.小说在作者审美情感统治下重铸的现实世界是虚构的,因为它不像报告文学、新闻等掌掌可考。
D.小说的真实是因为它有“可以感觉到的生活”,这生活是具象的,可感的,反映了生活的本质。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提出问题,二、三段分析问题,四段得出结论,指出了小说的本质,本文重在分析问题。
B.第二段既指出同为艺术样式小说与绘画、音乐等不同,又指出同为语言艺术小说与诗歌不同。
C.第三段详细论述了小说与诗歌的区别,更重要的区别是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D.本文采用多种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论证语言简洁有力,结构清晰。

同类题4

材料二

天气雷达属于主动式微波大气遥感设备,与气象自动站和卫星相比,天气雷达是监测强对流天气最有效的手段。越强的对流天气发展速度越快,空间尺度越小,对监测设备的时空分辨率要求越高。我国气象自动站已经很密集,但仍不足以观测强对流天气过程。而且自动站观测到的是一个点,而对流天气系统是三维的。卫星监测范围虽然比雷达更广,但其观测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而雷达可达1000米。卫星对于对流云上部的监测较为有效,雷达则不仅可以观测对流系统的底部、中部、上部,还可以观测系统内的风场及强度。目前,我国在网天气雷达数据

按照波段,气象雷达可以分为K波段雷达、X波段雷达、C波段雷达、S波段雷达和L波段雷达。各种波段雷达探测大气目标的性能和其工作波长密切相关,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C、S和X波段雷达被称作天气雷达。

与常规天气雷达相比,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增加了一项新技能——捕捉风场信息。它能有效地监测和预报热带气旋、风切变等灾害天气,对台风、暴雨等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进行有效监测,对降雨进行较准确估测。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显著增强对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降水预报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实现降水预报的定点、定量、定时。X波段天气雷达技术优势并不明显,但在我国天气雷达发展早期,对于提前云雨监测时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由于X波段天气雷达造价低,气象部门也常利用它进行强对流天气系统的补充观测。

随着技术的发展,美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全部升级为能够监测降水粒子相态的双偏振雷达,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正在进行相同雷达的业务升级试点。另外,我国自主研发的相控阵天气雷达也已投入使用,对与大风有关的对流系统的监测预警效果显著提升,有望成为下一代天气雷达。

 (取材于《中国气象报》的有关文章)

【小题1】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天气雷达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效监测强对流天气B.监测范围更广
C.监测精度更高D.其功能和波长密切相关
【小题2】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天气雷达作用的一项是
A.防微杜渐B.防患未然C.杜绝后患D.居安思危
【小题3】不同波段的天气雷达协同作战,如果用诗文来描述这一情况,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目。
卖唱的人们
王小波
有一次,我在早上八点半钟走过北京的西单北大街,这个时间商店都没有开门,所以人行道上空空荡荡,只有满街飞扬的冰棍纸和卖唱的盲人。他们用半导体录音机伴奏,唱着民歌。我到过欧美很多地方,常见到各种残疾人乞讨或卖唱,都不觉得难过,就是看不得盲人卖唱。这是因为盲人是最值得同情的残疾人,让他们乞讨是社会的耻辱。再说,我在北京见到的这些盲人身上都很脏,歌唱得也过于悲惨;凡是他们唱过的歌,我都再也不想听到。当时满街都是这样的盲人,就我一个明眼人,我觉得这种影像有点过分。我见过各种各样的卖唱者,就数那天早上看到的最让人伤心。我想,最好有个盲人之家,把他们照顾起来,经常洗洗澡,换换衣服,再有辆面包车,接送他们到各处卖唱,免得都挤在西单北大街——但是最好别卖唱。很多盲人有音乐天赋,可以好好学一学,做职业艺术家。美国就有不少盲人音乐家,其中有几个还很有名。
本文的宗旨不是谈如何关怀盲人,而是谈论卖唱——当然,这里说的卖唱是广义的,演奏乐器也在内。我见过各种卖唱者,其中最怪异的一个是在伦敦塔边上看到的。这家伙有五十岁左右,体壮如牛,头戴一顶猎帽,上面插了五彩的鸵鸟毛,这样他的头就有点像儿童玩的羽毛球;身上穿了一件麂皮夹克,满是污渍,但比西单的那些盲人干净——那些人身上没有污渍,整个油亮油亮的——手里弹着电吉他,嘴上用铁架支了一只口琴,脚踩着一面踏板鼓,膝盖拴有两面钹,靴子跟上、两肘拴满了铃,其他地方可能也藏一些零碎,因为从声音来听,不止我说的这些。他在演奏时,往好听里说,是整整一支军乐队;往难听里说,是一个修理黑白铁的工场,演奏着一些俗不可耐的乐曲。初看时不讨厌,看过一分钟,就得丢下点零钱溜走,否则会头晕,因为他太吵人。我不喜欢他,因为他是个哗众取宠的家伙。他的演奏没有艺术,就是要钱。
据我所见,卖唱不一定非把身上弄得很脏,也不一定要哗众取宠。比方说,有一次我在洛杉矶乘地铁,从车站出来,走过一个很大的过厅。这里环境很优雅,铺着红地毯,厅中央放了一架钢琴。有一个穿黑色燕尾服的青年坐在钢琴后面,琴上放了一杯冰水。有人走过时,他并不多看你,只弹奏一曲,就如向你表示好意。假如你想回报他的好意,那是你的事。无心回报时,就带着这好意走开。我记得我走过时,他弹奏的是《八音盒舞曲》,异常悠扬。时隔十年,我还记得那乐曲和他的样子,他非常年轻。人在年轻时,可能要做些服务性的工作,糊口或攒学费,等待进取的时机,在公共场所演奏也是一种。这不要紧,只要无损于尊严就可。我相信,这个青年一定会有很好的前途。
下面要谈的是我所见过的最动人的街头演奏,这个例子说明在街头和公共场所演奏,不一定会有损个人尊严,也不一定会使艺术蒙羞——只可惜这几个演奏者不是真为钱而演奏。一个夏末的星期天,我在维也纳,阳光灿烂,城里空空荡荡,正好欣赏这座伟大的城市。维也纳是奥匈帝国的首都,帝国已不复存在,但首都还是首都。到过那座城市的人会同意,“伟大”二字决非过誉。在那个与莫扎特等伟大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歌剧院附近,我遇上三个人在街头演奏。不管谁在这里演奏,都显得有点不知寒碜。只有这三个人例外。拉小提琴的是个金发小伙子,穿件毛衣,一条宽松的裤子,简朴但异常整洁。他似是这三个人的头头,虽然专注于演奏,但也常看看同伴,给她们无声的鼓励。有一位金发姑娘在吹奏长笛,她穿一套花呢套裙,眼睛里有点笑意。还有一个东亚女孩坐着拉大提琴,乌黑的齐耳短发下一张白净的娃娃脸,穿着短短的裙子、白袜子和学生穿的黑皮鞋,她有点慌张,不敢看人,只敢看乐谱。三个人都不到二十岁,全都漂亮至极。至于他们的音乐,就如童声一样,是一种天籁。这世界上没有哪个音乐家会说他们演奏得不好。我猜这个故事会是这样的:他们三个是音乐学院的同学,头一天晚上,男孩说:敢不敢到歌剧院门前去演奏?金发女孩说:敢!有什么不敢的!至于那东亚女孩,我觉得她是我们的同胞。她有点害羞,答应了又反悔,反悔了又答应,最后终于被他们拉来了。除了我们之外,也有十几个人在听,但都远远地站着,恐怕会打扰他们。有时会有个老太太走近去放下一些钱,但他们看都不看,沉浸在音乐里。我坚信,这一幕是当日维也纳最美丽的风景。我看了以后有点嫉妒,因为他们太年轻了。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条理清晰,作者生动地描写叙述了几组街头演艺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的尊严和人性的呼唤。
B.本文真挚、理性,内容虽简单,但描写灵动,表现出一种单纯之美。作者处理看似平常的题材,展示出了高明的写作技巧。
C.作者对盲人卖唱是同情的,认为那吵人的演奏者是哗众取宠,对钢琴演奏者持赞赏态度,认为那几个青年的演奏最动人。
D.作者说“只可惜这几个演奏者不是真为钱而演奏”,意思是说,如果他们是为钱演奏的话,他们的演奏会更为动人。
【小题2】结合全文和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这句话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