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长期以来,文学创作被看作一种只有作家才能拥有的天赋,而这种天赋是不能或者不易被学校培养的。正是基于这种观念,我国大专院校的文学教育形成了“不培养作家”的传统,这导致“写作学”在大学学科体系内处于边缘化甚至不被承认的地位,一些大学的中文系一度取消写作学课程和教研室,更谈不上该学科的现代化转型及向“创意写作学”的深度发展。
“创意写作”是一切创造性写作的统称,包含狭义虚构类创造性写作和非虚构类创造性写作等。创意写作不仅培养作家,还更多地着力于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原创力的创造性写作人才。
今日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文化产业化发展时代,中国当代文学至此已经不再仅仅是所谓“圣手”作家的天才事业,而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当代文学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20世纪80年代所谓“纯文学”概念可以概括的范畴,文学写作逐渐成为文学编辑、广告人、编剧、书评人和影评人等的修养基础。此外,文学经过口头时代、纸面时代的发展,其创作规约和技巧已经无比丰富,超越了绝大多数人可以无师自通的能力范围,没有相对专业的训练,要想成为一个作家已经变得非常困难,而时代主流艺术形式的新变化,更要求我们建构现代意义上的创意写作学,使得这种写作技能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得以培养。
首先,创意写作学的发展是繁荣当代文学创作的需要。创意写作学在美国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有效的创意写作学训练可以培养作家、繁荣创作。谁也不能否认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领先地位及成就,而这个成就与创意写作学科在美国高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今天的美国,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受过创意写作训练的“作家”,美国战后普利策奖获奖人多数出身于创意写作训练班。美国当代知名作家几乎都有创意写作学位,许多作家甚至受聘于大学,任教创意写作专业,我们所熟悉的白先勇、严歌苓、闾丘露薇等都曾系统学习过创意写作,著名作家哈金也在作家工作室教授创意写作。
其次,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呼唤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未来的国力竞争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较量。谁在文化上占据了先机,谁就能真正在“观念”上影响世界,就可能在竞争中获胜,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落后最主要是由高校文学艺术教育落后所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强大的文学艺术教育学科,但我们缺乏这个学科引擎。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首次确认了文化可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此后各地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为我国走向文化资源大国、文化创造大国、文化消费大国、文化输出大国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和发展提出了要求。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天赋,只有作家才能拥有,而这种天赋是不能或者不易被学校培养出来的。
B.由于我国大专院校“不培养作家”的传统,我国当下的大学学科体系中取消了“写作学”这一学科。
C.“创意写作”是指包含狭义虚构类创造性写作和非虚构类创造性写作在内的一切创造性写作。
D.“创意写作”以培养作家为主,兼及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自然段从两个方面阐释了我国建构现代意义上的创意写作学的背景和原因。
B.文章从当代文学发展和中国文化产业格局两个角度论述了创意写作学发展的重要性。
C.文章列举美国作家的例子论述了科学有效的创意写作学训练可以培养作家、繁荣创作。
D.对于创意写作,文章先交代发展现状,接着逐层深入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创意写作学可以帮助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印等行业的从业者。
B.只有大力发展创意写作学科,经过创意写作的科学训练,一般写作者才能成为作家。
C.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强大的高校文学艺术教育学科作为支撑。
D.文化创意产业的较量是未来国力竞争的核心,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7-18 08:3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我国,建筑废弃物通常被称为建筑垃圾。2005年建设部出台《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将“建筑垃圾”定义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建设进程,建筑废弃物大量产生。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到40%。而这些建筑垃圾目前回收率不到5%。建筑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与低效利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不符合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效率原则的要求。

(黄锡生等《生态效率视角下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的法律规制》)

材料二:

通过“重力分选”,将建筑垃圾按照不同比重分为“重、中、轻”三档物料,同时在分选过程中经风力抽吸还会分离出其中的轻飘物和细尘土二种物料,总计会有五档物料产生。(见下表)在经过上述二道分选后,其中的部分物料就会直接作为相应产品的原料,予以利用,剩余物料将视情况或再进入下道处置。

状态

主要组分

去向

说明

重物料

石子、混凝土、玻陶

路基材料、填埋

填埋占总量15%左右

中物料

红砖及类似物

烧结砖原料、陶粒替代

需加工后成原料使用

轻物料

轻质砖、保温料

路基材料、填埋

填埋占总量20%左右

轻飘物

纸、塑料、织物、木料

焚烧

 

砂、土

各类无机细粉料

做路基材料

 

 

(顾成玉《建筑垃圾处置及利用的探索》)

材料三:

建筑垃圾在日本的正式名称叫“建设副产物”。其中,又分为不可作为原材料使用的废弃物、可作为原材料再利用的建材(如混凝土块、木材)和可直接再使用的建材(如渣土、金属)三大类。可见,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资并不全是垃圾。

日本对“建设副产物”的细分多达20多种,处理不同种类副产物适用的法律也不同。比如杂草等按一般垃圾处理,木材、建筑污泥等按建筑垃圾处理,金属等按产业垃圾处理,石棉、荧光灯变压器等有毒有害物质按特别管理产业垃圾处理,建筑渣土则不归入垃圾。

减少施工现场垃圾产生和尽可能再利用是日本处理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则。根据《建设副产物适正处理推进纲要》,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施工方有义务在建设过程中减少建设副产物的产生,建材供应商和建筑设计者有义务生产和采用能再生利用的建材。对能再使用的建设副产物应尽量再使用;对不能再使用的建设副产物应尽量再生利用;对不能再生利用的副产物则尽量通过燃烧实现热回收。

日本对建筑垃圾的生产、分类、处理有严格的流程管理。施工队要向建筑公司总部提交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垃圾估算、分类再利用和最终处理的详细计划,并将结果报告保存5年。如果一家企业上一年产生的产业垃圾超过1000吨,则必须在当年6月30日前向当地都道府县知事提交垃圾减量的计划。

(管克江等《德国、日本、新加坡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经验》)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垃圾各类无机细粉料做路基材料
B.建筑垃圾轻质砖、保温料做路基材料或填埋
C.建筑垃圾红砖及类似物做烧结砖原料或陶粒替代
D.建筑垃圾石子、混凝土、玻陶做路基材料或填埋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在各类建筑、施工活动中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B.建筑垃圾并不都是垃圾,如果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它们大都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因此“建筑废弃物”这一说法并不准确。
C.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经二道分选后,部分物料会直接作为相应产品的原料,予以利用,剩余物料将视情况或再进入下道处置。
D.日本对建筑垃圾的处理非常细致,不同垃圾处理方法不同,与中国不同的是,建筑渣土不属于建筑垃圾。
【小题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日本在处理建筑垃圾方面给我们的启示。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武装部长

大 海

白马镇武装部长白建国是在一个周末深夜十二点,被白宝宝所在部队营长的电话吵醒的。营长焦急地告诉白建国:“出大事了,你们镇那个白宝宝想逃跑!”

营长说;“这个白宝宝在新兵期间就流露后悔的意思,下连队三个月多次装病不训练,今天更离谱,外出请假到下午六点,结果八点还没归队;我们赶紧分头去找,在火车站逮住这小子,发现他回家的票都买好了!”白建国急了,拍着床板叫:“我立即过来处理!”白建国说完,打电话给镇主要领导汇报,连夜搭乘最近一趟特快去了部队。

去年冬季入伍的白宝宝是白马镇唯一在读本科生新兵,其他都是高中毕业及少量在读专科生。遗憾的是,白宝宝是家中独子,名副其实的“宝贝蛋”。父母忙于生意无暇照顾,爷爷奶奶对他娇生惯养,白宝宝成了啥也不会干的宠物宝宝。父母干着急,一直希望儿子能去部队锻炼。政审时,白建国问白宝宝为何当兵?白宝宝倒也爽快,说父母给报的名。白建国恰好在征兵部队服过役,也如实相告条件艰苦训练特累,问他能否吃得了苦?白宝宝一直低头不语。这期间,部队正需要高素质的兵源,县里征兵部门综合考虑,批准白宝宝入伍。

白建国在次日中午风尘仆仆地赶到部队,脸都没洗就去见团领导。

团长扬着手中的报告:“我们正准备上报呢。”白建国按住团长的手:“咱们受处理事小,但这个战士的一生也许毁掉了。”政委反问:“那白部长的建议是?”白建国说:“白宝宝可能只是想家,我想带他回老家一个星期”。团长很严肃:“现在是两年义务兵制,原则上不能休假!”白建国拍着胸脯:“七天后保证原人带回,而且让他安心服役!”团长想了想,说:“那就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吧!”

白建国带白宝宝上火车时,说:“还好今天是我来接你,否则将是军事法庭等着你!”白宝宝眼泪汪汪:“部队好累……我又想家”。白建国严厉地打断“:我在这里生活过几年,那时条件更艰苦,还没有周末休息!”

回到白马镇后,白建国在镇消防中队要了间上下铺宿舍,和白宝宝同吃同住,要求作息时间和着装如同部队。随后数天,白马河堤出现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凌晨6点30和下午4点30,两个穿军装的男人在跑步,大的白建国,小的白宝宝。白宝宝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挤出时间,每天来到河边欣赏孩子出操。尤其是奶奶,发动村里几十个老人来看孙子。妈妈也一样,逢人就说:“那是我儿子,一身军装多帅气。”这期间,一些早起的村人也来到白马河边跟着跑步。白建国压低声音对白宝宝说:“注意影响,把军人的气概发挥出来,全村人都在盯着你呢”!白宝宝心头一热,每当乡亲们看过来时,仿佛有股力量在燃烧自己,口号山响,浑身是劲。白宝宝返队前夕,白马镇风雨大作河水奔腾。6点20起床铃声响起,白建国问:“要不今天别出操了?”白宝宝说:“不行,奶奶和妈妈看不到我会失望。”三下五除二穿上衣服,他冲进了雨幕。

白建国跟着冲了出去,果真在白马河岸边看到白宝宝家人的身影。他们撑伞而立高呼加油,为奔跑的孩子呐喊助威。白宝宝在回跑第二趟经过家人身边时摔了一跤。爷爷奶奶刚要去扶,被白建国叫住。只见白宝宝很快爬起,一甩满身泥水,拔腿继续奔跑。白宝宝爸爸握住老婆的手热泪盈眶:“儿子是真正的男子汉!”

白建国本想亲送白宝宝返队交差,但被白宝宝谢绝:”请部长相信,我会安心服役!”白建国点点头:“如果不相信,这次也不会带你回来”。白宝宝临上车时,两腿并拢双膝夹紧,啪地敬了个军礼!白建国也挺身立正,回了个标准军礼。

四目相对,一老一新两个兵哥眼里有了泪花闪烁。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建国连夜乘特快列车去部队,并且没洗脸就去见团领导,这些细节描写充分渲染出白宝宝逃跑的严重性。
B.奶奶发动村里老人看白宝宝出操,妈妈逢人就夸穿军裝的儿子,这从侧面说明了白宝宝极有军人气概。
C.白建国保证七天后把白宝宝带回并能让他安心服役,这为下文设置了悬念,并与结尾白宝宝返队相照应。
D.“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既反映了团长的人情味,也彰显了新时代军队的人文关怀,这也是小说的一个主题。
【小题2】本文的标题为“武装部长”,那么白宝宝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A.
【小题3】以“四目相对,一老一少两个兵哥眼里泪花闪烁”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秦淮河上寻桨声

龚文瑞

①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雾霭如烟,月蒙蒙,夜蒙蒙,酒肆飞歌,人家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的。

②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的风月,历经六朝累下来是不是可以垒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究竟溶了商女胭脂红多还是溶了商女的相思泪更多?想秦淮人家是谁?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是女人家的袅袅婷亭?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的风流?到过秦淮河的人说,在秦淮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

③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是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枚灯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扉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迷得游船的才子、公子们船舱探头,引颈项觅美人。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磷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已男女,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尽说些风花雪月之事。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绢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

④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出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溶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⑤2005年农历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有些变形,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秦淮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此艳俗的呀?

⑥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结局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粘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形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鼓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无了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游船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⑦其实,浮躁的是人心。_____,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_______,她历经千秋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扬柳、冰霜残梅,也早就听惯了商女们的歌舞升平,习惯了商女们的爱恨情仇。______,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是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页一页翻过,时光一年一年走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

⑧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而在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

【小题1】赏析第③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2】第⑦段空缺处依次填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    b.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   c.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
【小题3】第②③两段均写想象中的秦淮河,但又有明显的不同;请分别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上作说明: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想象中的秦淮河应该是充满□□□□的,但他看到的秦淮河却是□□的;造成这种情形的主因是人心的□□。
【小题5】第④⑥⑧段结尾处都出现了“汩汩的桨声”,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的理由: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小题6】下面对本文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两项是:(  )
A.《泊秦淮》的作者是杜牧,他与同时代的另一位诗人李贺被后人并称为“小李杜”。
B.想象中的秦淮河是美丽而有人的,可面对现实中的秦淮河却“心里充满了坏灭的情思”。
C.本文综合地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散文。
D.在作者心中:秦淮河是厚重的,它代表着历史;秦淮河是动人的,如一位艳丽的美人;秦淮河是自然的,它应该返璞归真。
E.缘于杜诗,心存遐想:再品美文,获得感悟;走进秦淮,顿觉失望;退而反思,心生“清明”——由此结构全篇。
F.如果说秦淮河是民族文化的“遗存”,那作者要告诫我们的是:要用一定的商业文化来保护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表情包占领世界
谢石
我最近突发奇想地做了一个实验——如果不打字,单靠发表情,我们能跟朋友聊多久天?
结果,纯表情聊天非但没有卡壳,反而异常顺利。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没想到它也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如果没有表情,有些话还真不知道怎么说出口。成套的表情包里扮成清朝后宫妃嫔的女孩扭着头说“拉下去杖责二十”,要比直白调侃来得更有效;我也不需要特意写出“晚安”两个字,仅靠一轮月亮的画面就能传达祝福。
更有趣的是,聊天表情的主要阵地已经不再是熟人之间的调侃寒暄,它也开始占领谈正事儿的工作战场。动态图里笑着握手的画面胜过单薄的一句“合作愉快”。如果你留心收藏的话,表情包还能让你瞬间掌握数百种“谢谢老板”的方式。
表情包正逐渐占据人们网络交流的话语平台,成为日常交流中曝光量极高的沟通方式。根据微信提供的官方数据,每个月有超过6.97亿人活跃在微信及海外版Wechat上,他们每天要发送数以亿次计的表情。而这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情绪激烈的“大哭”和“大笑”,代表喜悦的“呲牙”表情仅在2014年的QQ平台就发送了超过10亿次。
借助社交网络的力量,表情俨然已经成为通用全世界的语言,并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就在去年底,牛津词典还将“喜极而泣”表情符号评选为2015年年度词汇。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喜极而泣”是2015年全球最常用的表情符号,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所有表情符号中占到了20%和17%。这个表情“代表了享乐主义和抑郁症在一代人身上的撕裂、几近饱和的大众娱乐和壮观的杀戮间的撕裂——一个精神分裂的世纪”。
事实上,这个虚拟世界里也开始建立一种从现实中投射而来的“文化”。当宫廷剧开始流行的时候,表情包里也更多地出现“娘娘”“皇上”为主角的表情;当时装周快要开始的时候,服装设计师也开始为Bitmoji表情里的小人儿设计漂亮衣服,让它们穿上Kenzo的毛衣,背着Michael Kors的新款包包,替新款服装做流量预测。
也许正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用表情来表达自我,表情世界里的数据也隐藏着许多微妙的真相。比如“谢谢老板”要比“老板你再不发红包我就要退群了”的发送次数更多。而在QQ平台的统计中,在不必谈工作的周末及其他法定节假日里,人们要比日常工作日里更喜欢发送“愤怒类”的表情。
表达喜怒哀乐的表情正在变成赚钱的战场。成功赚到钱的表情包并不少。名媛金·卡戴珊的表情应用Kimoji售价1.99美元,在上线之后不久获得了每秒9000的下载量,这让卡戴珊每分钟获得100万美元的进账。而篮球明星斯蒂芬·库里的表情应用StephMoji在上线三天后就超过了Kimoji,成为分分钟都能赚钱入账的热门表情包。
虽然在微信表情公共平台上,绝大多数表情都是免费下载使用的,但这些由十帧画面组成的动态表情,也正在逐渐成为能够赚钱的生意。微信表情平台2015年12月2日正式开放了给表情艺术家赞赏的功能,截至2016年5月1日,已上架的1500套表情中,有92%的表情开通了赞赏,累计赞赏金额超过人民币409万元,平均每次赞赏2元人民币。
尽管表情包似乎正在逐步占领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有趣的是,在这个愈发热闹的表情世界里,真正身处其中的人却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失落。
表情设计师孟繁琦说,10年前刚开始做表情的时候,她要花费大量心思琢磨面部表情,因为起初以为表情取胜的关键“靠脸部细腻微妙的变化”,她要琢磨如何在8帧的画面里尽可能表现复杂的情绪,但近些年的表情下载和发送数据让她发觉,“浮夸的肢体语言”更受欢迎,“哭也分很多种,默默流眼泪的啜泣就不如满地打滚的哭法受欢迎”。现在最受欢迎的表情追求的是“一眼就看明白”,只要一个夸张的图片配一句简单易懂的文字,“恨不得2帧就画完了”,复杂的表情反而不容易受欢迎。
所以,在打开聊天窗口,看到表情包里一片情绪高昂的狂欢时,她说她其实更怀念那个“认真说话”的过去,不过这种情绪要怎么说出口呢?最后,她还是发来了一个表情,一个小狐狸无奈地耸耸肩,摇摇头。
(《中国青年报》2016年09月14日11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情符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已经成为整个网络世界的通用语言,即使不写字,单靠发表情也可将聊天进行下去。
B.作者认为表情设计师在刚开始做表情的时候,因最初以为表情取胜的关键是“靠脸部细腻微妙的变化”,所以设计师要花费大量心思琢磨面部表情。
C.“喜极而泣”是2015年全球最常用的表情符号,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所有表情符号中占到了20%和17%。
D.名人表情的收费下载和给免费表情包赞赏功能的开放,使得表情包已经成为网络平台上主要的赚钱方式。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与朋友用纯表情进行聊天的研究,发现科技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
B.时装设计师为了替新款服装做流量预测,在时装周开始的时候为Bitmoji表情里的小人儿设计漂亮衣服。
C.因为在微信表情公共平台上,由十幀画组成的动态表情,正在逐渐成为赚钱的生意,所以微信表情平台于2015年12月2日正式开放了给表情艺术家赞赏的功能。
D.表情包市场中,脸部变化细腻微妙的8帧画面的表情,远不如让人“一眼就看明白”肢体语言浮夸的受欢迎。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网络上和朋友聊天,直白地调侃不如使用扮成清朝后宫嫔妃的女孩扭着头说“拉下去杖责二十”的表情包来得更有效。
B.微信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每个月有超过6.97亿人活跃在微信及海外版Wechat上,表情包已经占据人们网络交流的话语平台,成为日常交流中曝光量极高的沟通方式。
C.表情包的流行可以说是网络社会的一场集体狂欢,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但人们不再“认真说话”了值得深思。
D.表情包的设计也体现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一种“文化”投射关系,比如:当宫廷剧开始流行时,表情包里也更多地出现“娘娘”“皇上”为主角的表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代“音象”包括两种形态:一是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二是由拟音词模仿、类比乐音形成的声音效果。
就前者而言,音乐或格律的运用会使作品形成一种独特氛围,从而在整体上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效果,这种整体性效果往往是音乐、声调、平仄、对仗等多维作用的结果。对入乐性作品来说,这种整体效果主要借助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来实现;对不入乐作品来说,则主要以语辞的韵律性和音乐性来体现。配乐而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最典型形态,对唐代而言,以齐言歌诗和杂言歌辞最具代表性。
首先来看齐言歌诗。任半塘《唐声诗》考证出入乐的声诗涉及150余调,包括王维、李白等60多位诗人的1500余首齐言诗作,其中为后人熟悉的诗调有《渭城曲》《梅花落》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阳关曲》,据任半塘考证,“王维当时乃作徒诗,非作歌辞”。又“辞借用王维诗,曲亦同时人作”王维之后,时人或将其配乐而歌,或仿其格律再造歌诗,音乐与文字总是同时出现,晚唐之后,学者们展开过对《阳关三叠》唱法的讨论,这个问题一直争论至今。但不论如何,《渭城曲》配乐歌唱之事实是确定无疑的。王维诗的立意在送别,因此可以推断与之相配的音乐也应以感伤基调为主,即便《渭城曲》先有辞,然后才根据意境产生了曲,但音乐由回环旋律而产生的 “三叠”唱法,对诗意升华无疑有重要作用,从而使渭城清雨与阳关漫道、绿柳垂杨与大漠孤烟的形象对比更为突出,友人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其次,唐代的入乐性作品,还包括很多杂言歌辞,王小盾对“歌辞”定义如下:“所有歌唱之辞的总称,……凡具有一定歌调、旋律特征较丰富的吟词,亦属歌辞。”唐代音乐文化异常繁荣,雅乐、胡乐、俗乐同时并存。与魏晋具有鲜明雅乐性质和江南风格的清商乐不同,甚至佛教俗讲,都往往凭借音乐深入人心,加以传播,唐人段安节在《乐府杂录·文叙子》中言:“长庆中,俗讲僧文叙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很显然,吟唱之声的婉转动听,在人们接受文意、领会经旨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此时音乐产生的“音象”可能是模糊的,但它相当于一个朦胧的场域,与文字层面的“诗意”相结合,从而使其意义获得彰显,概言之,因为唐代杂言歌辞本身就是入乐的,所以其音乐性比齐言歌诗更明显,这一过程中“音象”的体现更直接,作用也更显著。
由格律产生的“音象”是由音乐产生的“音象”的变体。中国诗歌格律化出现于南北朝之后,沈约为代表的永明声律理论试图在音乐与文学分论之后,重新实现文学的音乐性,甚至有学者认为“永明体的出现不是诗乐分离的产物,恰恰是诗乐结合的产物”,即是承认诗歌格律本身就带有音乐性,或者说,格律是对音乐韵律美的继承和改造。对唐代徒诗而言,李泽厚称:“盛唐诗歌和书法其审类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唐代的律、绝体诗歌称为“近代曲辞”和“新乐府辞”,这充分说明这些作品本身具有的音乐性。正是由于唐代诗歌在格律上仍保留着音乐性潜能,在吟诵过程中产生的音乐效果便构成新的“音象”存在形态。
(摘编自韩伟《唐代“音象”刍论》)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入乐与不入乐作品,其“音象”生成手段不同:前者以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为手段,后者借助语辞的韵律性和音乐性。
B.与王维赠别诗《送元二使安西》相配的音乐主要是感伤基调,其所配乐曲的“三叠”唱法,突出了诗意,渲染了别情。
C.唐代的入乐性作品包括了齐言歌诗和杂言歌辞,后者的音乐性较之前者更为鲜明,这是因为杂言歌诗本身是入乐的。
D.律诗、绝句被称为“近代曲辞”、“新乐府辞”,这表明诗歌格律本身具备音乐性,它继承并改造了诗的音乐韵律美。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指出唐代“音象”有两种形态,并以齐言歌诗和杂言歌辞为例具体阐述了构成前者的手段。
B.文章先概说唐代“音象”类型,再分说各类“音象”的产生机理,最后说不同“音象”的关联。
C.文章举任半塘《唐声诗》对入乐声诗涉及曲调的考证,证明唐代齐言歌诗具有配乐而歌的特点。
D.文章引王小盾的观点诠释歌辞的音乐性质,引段安节的观点印证佛教俗讲借音乐促传播的特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拟音词模仿是建构“音象”的手段之一,例如《琵琶行》用“嘈嘈”“切切”模拟大弦、小弦发出的不同乐音。
B.佛教俗讲,若无其音乐层意的“音象”与其文字层的“诗象”的结合,则可能不利于受众接受文意、领会经旨。
C.对于永明体出现的历史价值,学界认识并不一致,有的视之为诗乐给合的产物,有则以为是诗乐分离的结果。
D.如果不是因为格律本身内涵的音乐性潜能,那么唐诗在吟诵过程中就不可能产生音乐效果,也不能构成“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