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永恒的文赤壁

曹 矞

①熟悉文史的人皆知,赤壁有文赤壁、武赤壁之别。武赤壁,自然指的是史上曾发生赤壁之战的武昌赤壁;文赤壁,指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误把黄州赤壁当作赤壁之战古战场,曾于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写下不朽的诗赋名篇“一词二赋”的地方。

②文赤壁自古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至于为何称之为赤壁,说法不一。或许因其山崖陡峭,壁如刀削,犹如城壁一般,且呈赭红色,故称之。或许当年苏轼见当地人把黄州的赤鼻矶叫作“赤鼻”,误把“赤鼻”当“赤壁”,再观其地形酷似,就不曾深究,误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于是,他排遣愁绪,赤壁怀古,寄情于山水之间,撰妙文于笔端,方有了后人击节赞叹不已的千古绝唱。这真是黄州百姓之荣光,实在是个美丽的错误!

③如今,慕名而来游览文赤壁的观光客,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驱车到武汉,向东走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湖北黄州的文赤壁。一下车,就可远远望见儒雅文豪苏东坡,那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为他铸造这么一尊高大石雕,是应该的,苏东坡理所应当是这里的主角。大家纷纷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彪炳千古的大文豪,高兴地和苏东坡合影存照。

④我凝视苏东坡良久,他英俊洒脱,气宇轩昂,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无不溢出文人雅士的睿智和大度,仿佛他正在拂袖挪步,缓缓走来。正欲上前与之搭讪时,不禁一愣,哑然失笑。

⑤黄州之于苏轼,简直太重要了。黄州是苏轼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有四年零两个月之久。他大体上做了四件事: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修身养性、激情创作。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他自身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境遇,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谪居黄州期间,苏轼以挥洒自如的笔力,创造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新的生活和新的艺术形象,冲破了艺术樊篱,开拓了诗词歌赋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路子。他一生中最有影响的作品多出自黄州,他艺术上的顶峰是在黄州。据悉,在数量上,在黄州写了753篇作品,其中诗歌214首,词79首,散文457篇,赋3篇。在质量上,文学上的代表作有“一词二赋”,书法上的代表作是《寒食帖》。平均每两天一篇,每周3.3篇。乃至饮食上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也都是他在黄州时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州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啊。

⑥哦,对了,包括苏轼的号“东坡居士”,也是他躬耕于黄州东坡之时取的。东坡是营地,长期无人耕种,是瓦砾之场,不适合耕种。又因当年大旱,从未躬耕的苏轼饱尝了开荒种地的艰辛,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一个月夜,苏轼拄着拐杖,走在东坡的田间小路上,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小诗《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⑦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这真是逆境出成果,逆境造就人才的典范。苏轼个人之不幸,命运的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黄州赤壁之大幸,更是中国文学之大幸!

(摘自《中国散文家》,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把黄州的赤鼻矶称作赤壁,是因为苏轼见当地人把赤鼻矶叫作赤鼻,再看它的地形酷似城壁,于是将错就错,把赤鼻矶当成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B.作者说苏轼误把黄州赤壁当武昌赤壁是个美丽的错误,苏轼为此写下不朽的诗赋,并使本来默默无闻的黄州赤壁成了游览胜地。
C.文章叙议结合,先叙后议,既叙述了作者游览文赤壁的经过,又叙写了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场景,时空转换自然,使得文章事、理、情融为一体。
D.余秋雨认为苏轼个人之不幸成就了黄州赤壁和中国文学之大幸,使黄州名扬天下,并写下了许多在苏轼一生中最有影响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重的作品。
【小题2】余秋雨说:“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03 04:43: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同里之思
张抗抗
春天去了周庄,仍是意犹未尽,心里总是想着那个叫做同里的小镇。同里不去,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
夏天的荷花时节,终于有机会去了同里。同里镇果然让我喜欢:周庄小镇上有闻名的双桥,而同里竟有太平、吉利、长庆三桥,三曲九折相贯相联,似给人以三思而行的警示;周庄小镇有精美的私家花园沈厅、张厅,而同里镇上的嘉荫堂、崇本堂、陈去病故居那些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
何况同里镇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汊用古老的桥连接起来又分割开去。桥下是舟,河边是树。舟船在水里摇曳,绿树在风中摇曳,那一棵棵苍绿碧翠的杨柳桂花女贞玉兰树的叶尖上,终日飘动着细腻柔曼的温情。
何况,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骄傲,也已被世人竞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那座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呢。
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退职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相传任兰生在同治年间官居安徽六泗兵备道道台兼凤阳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为肥缺,凡过往商贾都要向他送红包,因此宦囊充盈,就在家乡同里镇上兴建一座花园,以备晚年享用。不料园子尚未完工,慈禧让他去镇压捻军,他因不愿对捻军赶尽杀绝而触怒慈禧。眼看将招来杀身之祸,他在好友左宗棠、彭玉麟的教导帮助下,对慈禧巧以应对,不作辩解,使慈禧有火难发。最后慈禧问他:今后怎么办?他答:退而思过,进而报国。慈禧默允,一场风波就此结束。任兰生总算免去性命之忧,罢职还乡。归家后,果真将花园取名为“退思园”,以此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
因是带罪思过,那园子必须得有些低头顺眉的小模样,作出检省内愧的收敛状。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自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竟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贴水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颇费后人寻思咂味的别样庭园。
既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得有“水芗榭”和“眠云亭”下棋解闷,“揽胜阁”作画;春有“闹红一柯”的喜庆,夏有“菰雨生凉”的悠闲;还有横空出世、八面来风的“天桥”,可令人精神一爽。再有读书思过的“辛台”,抚琴听乐的“三曲桥”,将园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
却因是解职下台,清静中不免寂寞冷清,门前车马日稀,岂不辜负了园内美景?任老前辈早有准备,在中庭通往园内,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为园主请来了一批批佳宾。侧旁的“岁寒居”,正待好友围炉品茗,舞文弄墨,谈古论今;园内的楼台亭阁上处处留有祈福求爵的痕迹,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
若是有如此优裕的日子可过,退下来未必真能思过了;若是真的思出有过,这建园所收敛所耗费的钱财,想必是应“退”还凤阳去才是了。从“望月楼”袭来的凉气中,我无法得知任老先生在园中的那些岁月,究竟在“思”些什么?
任兰生在退思园安居两年后,因西北回民起义,经左宗棠力荐,如愿“平反”,被慈禧重新起用,后在镇压回民的战斗中死于沙场。当年的捻军之难并未能让任老先生心灰意冷,从此隐退田园;当年的任道台仍是固守着他对朝廷的忠义,固守着他的功名利禄,当他享受着退思园的时候,他便愈发不能放弃天下的“富土”了。那原本只是一种策略一种计策的“退思”,却成为一个黑色的玩笑——退思后的任兰生,退至其退思之前的位置,甚至更远?
好一个“退思园”。遥远的历史和不远的文革以至当下,有着何等惊人的相似之处呵。退思园确是发人深思。
相传“同里”的地名,早年为“富土”,只因太湖鱼米之乡,甲富一方,时有盗贼骚扰,遂将竖排的“富土”两字,重新分割组合,成为“同里”,倒也顺理成章。似乎只有如此富裕的土地,才能产生如此精美的园林,以及藏富匿民、瞒天过海、含蓄弯绕的心思。
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尔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检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么?
退思园在江南的雨雾中变得朦胧。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所以,退思园仍是令人难忘的,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安逸俗艳的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辩色彩。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同里”比作“波浪中的小船”,突出作者心中对于同里的向往和挂念。
B.文章写了同里的石桥、园林、湖水、舟船、居民,多角度表现了同里质朴、静谧、从容的独特气韵。
C.作者颇费笔墨写退思园,写建园缘起、庭院布局、退思生活,为下文写任兰生进而报国的壮怀作铺垫。
D.文章开篇从同里质朴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写到从容悠闲的文化气质,层层推进,为下文写退思园蓄势。
【小题2】作者为什么在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3】文章题目叫“同里之思”,同里究竟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0月23日上午,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郝淳表示,为展现载人航天最新科技成果与发展理念,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以1:1实物形式(工艺验证舱)参加第十二届珠海航展。这是我国空间站工程首次对公众开放。
郝淳介绍,中国空间站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核心舱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分为大柱段和小柱段)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停泊口用于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另有一个出舱口供航天员出舱活动。
中国空间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总体方案优化,采用转位机构和机械臂结合,进行舱段转移、对接,在航天员和机械臂协同下,可以完成复杂舱外建造和操作活动;建造规模适度,预留了舱段和舱外载荷平台扩展能力,最大可扩展3个舱段;设计新型平台装载大型光学设施,开展巡天和对地观测,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必要时可停靠空间站进行维扰和补给,开辟了分布式空间站体系架构的创新模式;规划了密封舱内的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等,支持在轨实施空间科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项目,综合应用效益将会显著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摘编自《新浪科技》2018年10月25日)
材料二:
据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从民介绍,目前空间应用系统在空间站规划部署了13个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支持在轨实施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8个学科领域30余个研究主题的数百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
在科学前沿探索方面,巡天望远镜将以接近哈勃望远镜的分辨率和大其百倍的视场开展巡天观测:在人类生存方面,空间站将围绕人类长期太空生存和提高地面生活质量开展研究与应用,将支持开展微生物、植物、动物在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群体等不同层次的空间生物学效应研究,开发减弱和对抗不良效应的措施与手段,为人类在太空的长期生存提供解决方案;在太空活动方面,空间站支持开展在轨组装与维修维护、人机联合作业等应用技术试验验证,增强人类的太空活动能力和在轨服务能力,拓展人类的活动范围。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攻关完成》章文2018年10月25日)
材料三:
中国空间站研发面临很多技术上的挑战,将以更先进的控制技术、能源技术、再生技术,将空间站打造成节能典范。要为抗天员的生活、工作、实验提供很好的条件,保证满足空间科学研究的需要,相应对空间站规模和性能提出要求。这就需要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提高空间站对人的保障能力;掌握更好的控制技术,进一步提升空间站姿态稳定度、微重力水平。空间站要长期运营,需考虑经济性问题,如何通过绿色、再生技术等,提高空间站物资循环利用率,减少地面补给需要,实现资源再利用。譬如,用废水、尿液制造氧气,对二氧化碳等人体废弃物进行的再生去除等。空间站还需要更大规模的供电能力。光电和太阳能在地面都有应用,空间上会更重视利用太阳能发电,进一步提高太阳电池发电效率,提高储能电池效率及寿命、可靠性、安全性。
(摘自《百度百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实物大小建造的“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的工艺验证舱首次亮相第十二届珠海航展,展现了我国载人航天最新科技成果与发展理念。
B.我国空间站乘员最多可达6人,主要由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Ⅱ三个舱段组成,规模可达60吨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C.我国空间站对密封舱内的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等做了统筹设计,能够支持所有科学领域的空间试验,综合应用水平又上新台阶。
D.我国空间站装载的巡天望远镜,分辨率接近哈勃望远镜,视场却比哈勃望远镜大百倍,能够进行巡天和对地观测,开展科学前沿方面探索。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行舱段转移、对接,完成复杂的舱外建造和操作活动,我国空间站采用了转位机构和机械臂结合的方法,在目前这是世界最优方案。
B.装载大型光学设施的新型平台,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可停靠空间站进行维护和补给,这种分布式空间站体系架构模式,是由我国开创的。
C.为了增强人类的太空活动能力和在轨服务能力,拓展人类的活动范围,我国空间站支持开展在轨组装与维修维护等应用技术的试验验证。
D.用废水、尿液制造氧气等,是利用绿色、再生技术等提高空间站物资循环利用率,减少地面补给,降低成本,有利于空间站长期运营。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早先人们常常使用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的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随着科技的发展,风力发电逐渐兴起。据估算,全世界可利用的风能为 200 亿千瓦(K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 10 倍。全球风电行业未来几年是一个发展较好的时期:欧洲风电行业框架立法以及欧洲对 2020 年风电行业的明确目标,能够确保行业的稳定性;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仍然较快;中国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强势。当然,也有类似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一类政策的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

(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2月8日《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材料二:

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2010年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此后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逐渐拉开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据统计,2016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已达到168.73GW,占全球比重高达34.48%.具体变化情况如下图。

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变化

注①1Gw=1000kw。②YOY,增长率,是指当期的数据较去年同期变动多少。

(资料于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三:

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它不同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

(摘自《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

材料四:

由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中国风电稳步发展。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倾向数据看,2016年新增装机将向河南、山东、湖南等中东部、南部等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截至 2016 年底,随着第七批风电能源补贴目录项目的申报,补贴将逐步解决,补贴时效也将提速。2016 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风电标杆电价逐步下调,风电已经实现平价,平价的意义在于,风电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具备与火力发电直接竞争的能力,行业的存续不依赖政策的波动及补贴的缓急,并且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获得永续的生命力。在政府的引导下,风电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比如有一种分散式风电,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体量小、投资少,就成为民营资本投资风电项目的首选。如今,民营企业的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如天润、新天绿色等。

(摘自东吴证券公司《2017年风电行业深度报告》)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电行业的利好信息来自于欧洲风电行业的框架立法、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较快和英国取消风电优惠等。
B.根据材料二中各个年度的累计装机容量、累计装机增长率,我们能够了解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的情况。
C.较之于2015~2016年,起初的2006~2007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增加的数量减少,增长速度放缓。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年度的逐渐推移,中国风电累计装机每年增长,累计装机增长率也逐年提高。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政府在风电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