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由郭帆导演、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自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以来,截至2月20日,国内票房已突破4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8500万,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该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现象级大片。

2月20日,国家电影局主办的《流浪地球》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上,科幻作家韩松说,《流浪地球》的成功因素之一是从一开始,就考虑了与世界的对话。它不仅传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影片所传达的理念与西方虽有不同却又具备巨大说服力和感召力。科幻电影必将是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科幻能够超越国家与民族,成为人类文明交融互鉴的一种方式。影片通过凝聚全人类的共识来解决地球的生存危机,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示了中国价值观念的伟大力量。

(摘编自《影片<流浪地球>研讨会发言摘编》,《人民日报》2019年2月21日)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家航天局新闻办副主任孟华认为,《流浪地球》在硬科技的故事框架下,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一百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投射出中国人自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饱和式救援”体现了全人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父子情、兄妹情、祖孙情、战友情突出了中国人对仁义礼智信的坚守;对地球未来命运的思考具有未雨绸缪的现实意义,显示出一种中国思考与中国担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则看到了《流浪地球》的另一种意义。他认为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重视温故知新、以古鉴今。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剧、古装剧一直是最有影响的题材之一,即便是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缺少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小说的建构,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科学幻想基础上的未来世界。人类未来2500年的伟大救赎行为,使这部电影有了全新的时间观和空间观。想象未来、想象宇宙,地球流浪的故事让中国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维度,一种新的想象,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即便影片对未来的设计、对科学的假设、对人物的呈现还有瑕疵和遗憾,但是它所开启的绚丽而宏大的科学与想象的未来,对中国电影来说如同空谷足音般珍贵。

(摘编自《流浪地球》:硬科技与软文化打造中国科幻大片》,《光明日报》2019 年2月27日)

材料四:

“《流浪地球》中,人类作为整体出现——不是不同个体、种族之间的冲突——即‘人类命运共同体’。”刘慈欣说,“我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创作的,地球是全部历史、文化、文明之根的一个象征。带着地球一起在太空航行,表达了中国人对故土、对家园的感情和情怀。我在宇宙的大背景下去表现这种情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说,影片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这种范式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传承了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身家园的传统,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未来世界科幻命题的一种独特的想象和解决方式。”

(《<流浪地球>票房过40亿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新征程》,新华网2019年2月21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2017年、2018年上半年的整体产值,科幻电影是中国科幻产业的主力军之一,中国科幻产业发展迅速,2018年有超越2017年的势头。
B.2018年上半年在国内科幻电影整本票房中,占比最大的依然是从海外引进的影片,占比超过九成,国产科幻电影的票房比例不足一成。
C.《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说明中国科幻产业布局并不合理,过于依赖海外引进科幻电影的发展,《流浪地球》的热映将加重科幻产业的这一依赖。
D.《流浪地球》票房的不断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中对2019年本土科幻电影票房将大幅增长的预测的准确性。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流浪地球》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的一大原因是,它在传达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的同时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
B.材料三中,孟华和尹鸿对电影《流浪地球》的解读,虽然角度不同,但都着眼于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展现和传承方面。
C.尹鸿认为《流浪地球》开启了新的维度、新的想象,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这一意义弥补了影片在科学假设、人物塑造上的瑕疵和遗憾。
D.比起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流浪地球》的小说和电影创造的“流浪地球”范式更能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
【小题3】科幻影片《流浪地球》的成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弘扬有何启示?请联系材料简要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15 10:03: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径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捎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谎言
相裕亭
盐河北岸,有一小村,依河而居。几十户人家,却散落在一条两里多长的古河套里。远看,乌蒙蒙一片,恰如零零散散的旧船被遗弃到河岸边。走到跟前,透过河堤上茂密的竹柳,才可辨出一家一户错落有致的小院及房屋间的石巷黛瓦。
此村,名曰犯庄。
乍一听,此处是出土匪、罪犯的地方。其实不然。
日伪时期,那里曾上演过一场貌似影视剧里才有的故事。有两个偷偷摸进村里的小鬼子,被村里的男人打死,扔到村外的芦苇荡里。驻扎在盐河口的小鬼子追查下来,把全村的成年男子集中到盐河边的小码头上,架起机枪,限定时间,逼他们交出“凶犯”。否则,将统统杀死。
关键时刻,村里的陈铁匠站了出来。
陈铁匠说,小鬼子是他杀死的。
日本兵中,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小队长,看到陈铁匠站出来,嘲讽般地独自鼓起掌来。随后,那家伙满脸狐疑地走到陈铁匠跟前,指着地上的两具尸体,变换着指间的数字,问他:“你的,一个人,杀死他们两个?”
陈铁匠脖子一挺,说:“是。”
小鬼子“呦西”一声,随之,目光转向旁边陈铁匠的儿子,怒吼一声:“你的,不明白吗?”
小鬼子不相信陈铁匠一个人,能杀死他们两个日本兵。
当即,陈铁匠的儿子也被拉出队列。
在处置了铁匠父子后,小鬼子们仍不肯罢休。他们把村里的男人押上河边巡逻舰。说是要带他们到“据点”内继续盘查。其实,是强征他们到山东招远金矿做劳役。
不久,他们当中有人写信回来。
小村里,许多妇人听说那户人家有信来,都纷纷跑去看。信中提到几户人家的男人,在半道上逃跑,或是在开采金矿时不守纪律,被日本人给杀了。
那几户死去男人的人家,先是有妇人滚在床上或地上哭。随之,就有人帮着焚烧火纸。另有妇人们帮着收拾庭院,支起灵棚,支起锅灶,办一桌酒菜,来祭奠那家死去的男人。
此时,陈铁匠家的女人,一定会在这些妇人当中。因为,当初她家男人与儿子被日本人杀死后,村里的妇人们,就是这样帮她的。
但是,此番铁匠家的女人,在帮衬那户家人料理后事时,却如坐针毡!她从那户人家的哭声里,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人家的冤屈与愤懑。
“死鬼呀,你死得好冤!你跟着人家白白送死呀。”
盐河边的女人,哭亡夫时,都是那样称其“死鬼”。
人家哭她家的死鬼死得冤,白白地跟着去送死!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家男人是不该那样死的。究其原因,自然就落到铁匠父子的头上了。
整个村庄的男人被日本人掠去做劳役,都与她家的男人打死鬼子有关。所以,铁匠家的女人在那户人家做事时,半天不说一句话。
村子里的女人,表面上看不出她们是怎样恨铁匠家的男人和女人。但是,那些女人的心里,或多或少地还是会怨恨铁匠父子招惹祸端,给大家带来麻烦。以至于,性格刻薄的女人,在街面上与铁匠家的女人走个对面,都不搭理她。
这样一来,村子里再传来哪家男人死去的噩耗,她干脆缩在家里,不去做帮手了。再后来,她悄无声息地带着孩子,隐居娘家。
解放后,陈铁匠的后人想为他们因打死鬼子而惨遭日寇杀害的先祖树碑立传。他们找到盐区地方政府。
编写盐区地方志的同志告诉他们,当年死在芦苇荡里的那两个“鬼子”,是被日本人打死的两个穿着日本军服的盐工,并不是真的日本兵。他们之所以要自编自导那样一场惨剧,是为了向金矿输送劳工。
这就是说,铁匠父子打死鬼子之说,是子虚乌有的事。
不过,地方政府还是追认陈铁匠父子为革命烈士。为了一众村民,不惜牺牲自己人,不是烈士,又是什么呢?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形象地描绘了盐河自然古朴的风景,介绍了文中人物生活的环境,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增强了小说的地域色彩。
B.日本小队长“嘲讽般地独自鼓起掌来”,这一细节暗示了这是日本侵略者自编自导的一场惨剧,揭示了侵略者阴险、卑劣的心理。
C.小说通过人们对铁匠和铁匠家女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以及事情的真相和铁匠父子被追认革命烈士的结果的对比,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D.小说情节设计巧妙,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结尾干净利落地交代了事情真相,不仅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而且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
【小题2】“谎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本文除了写陈铁匠一家,还写了盐河边的女人们。请结合作品,谈一谈作者为什么要写盐河边的女人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 饮

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掰下来一根,锥子一样,在手心里扎一下,凉凉的,痒痒的,咬在嘴里,嘎嘣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味。

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亲撵回家的。他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露出精瘦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沥沥拉拉甩着水珠。我大笑着喊娘:你的亲狗娃又闯祸了。父亲拎着一根棍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三天不打,你皮又发痒了不是?

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父亲把那扇四处走风的破窗敲得咣咣响:有本事你死里面!

娘站在檐下,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呵儿呵儿地笑:又咋了?你们爷儿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到监狱里去!大冬天跳水库,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

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立马换了哭腔: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棉裤湿了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

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我一直玩着冰挂,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几指头。

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他经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父亲手边有啥,抄起来就向大哥抡过去。我有时候真怕他把大哥打死了,因为大哥在外面挂了彩,回来还要再受二次伤。父亲每次打他都会凶狠地说:打死你。

娘看着父亲打大哥,除了流泪,毫无意义地喊着让父亲住手,也无能为力。她说:狗娃是你前世冤家啊,你非要他命,又何必生他。

大哥在父亲的棍棒下,并没有成长为他希望的乖娃,而是长得和他越来越像,从脸上浓密的胡须,到宽厚的手掌,甚至说话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大哥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像父亲一样容易发怒,敢跟父亲叫板了。但父亲动手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争吵。两个声若洪钟的男人,在屋里对吼起来。其他人就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娘的规劝,就像落在他们肩膀上的一只蚊子,手一扬,就被扇飞了。

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好,想起这些故事,总要拿出来讲一讲,让那些孩子们笑笑。阳光从落地窗户上照进来,新打扫过的屋子散发着清新的味道。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我给父亲送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提前聚在大哥家,有一种喧嚣的幸福。

我问父亲:你怎么从小只打大哥,不打二哥三哥?

父亲背对着阳光,我看不清他确切的表情。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声不吭。

我想问大哥,他说:好了,爹该洗澡了。

大哥把父亲从沙发上搀起来,我看着两个背影一模一样的男人,慢慢地走向浴室。这个场景,如同饭棚麦草上一排排的冰挂,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让我想哭。从什么时候起,这暴躁易怒的父子俩变得如此沉默寡言,我竟没有发现。也许是从娘去世后,也许是从大哥成家后,也许更早。

我站在浴室门口,看着玻璃花纹上映出的橘黄色灯光,还有蒸腾缭绕的水雾。我特别想知道,六十多岁的大哥给八十三岁的父亲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三个月,父亲也在心脏同样的位置放置过起搏器。

水声停了。大哥说:搓搓背吧,省得背痒。

父亲没有回答,浴室里安静下来。一会儿,我听见搓澡巾擦过皮肤的声音,很慢,沙沙沙的,像叶子落在地上,或者像细小的雨落在脸上。

大哥问:重不重?

父亲说:还行。

浴室里重新安静下来。父亲咳嗽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迟疑了一下,又咳嗽了几声。大哥说:是不是太热了,不舒服?

父亲说:你,伤口,还疼不疼?

大哥说:不疼了。

父亲说:有病了,就注意点儿。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眼前出现的却是他们挥舞着手臂,瞪大眼睛,大吼着,谁也不听谁的吵架的情景。

门开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又搀扶着出来。父亲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他眯着眼睛,说:四妞,今年拿的啥酒?

我说:三十年西凤。

他说:晚上打开,我和你大哥少喝点儿。

那个晚上,父亲和大哥几乎不说一句话,两个人默默地倒一点儿酒,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一饮而尽。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的冰挂,与后面描写的阳光相互呼应,环境的变化也暗示着父子关系的变化。
B.小说中母亲的哭,既因为爱子情深,也因为她性情柔弱,痛恨父亲的粗暴专制却无能为力。
C.父亲被问到“怎么从小只打大哥”时一声不吭,对饮时又沉默不言,都是心有愧疚的体现。
D.小说运用倒叙、顺叙等多种叙述方式,父子之间彼此关爱的深情构成一条贯穿小说的线索。
【小题2】“我”这一角色在小说中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请简要说明。
【小题3】两句“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请结合作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料一: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新焦点,是信息产业高速增长的新引擎,将引发各领城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以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主要驱动力的新型经济形态正在蓬勃发展。

我国主要的大数据交易平台分布在中西部和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是国内最早规划并实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地区。中西部地区生态气候条件好,以及稳定的地质条件为信息网络设备提供了较高的“安全系数”。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高地,科技水平高,市场潜力大,为大数据交易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大数据时代,企业的云计算使用需求显著增多。但在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之下,数据的开放和共享却远远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无法满足数据交易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拥有大量数据的主体,如政府、互联网、企业运营商以及科研机构等,缺乏进一步开放共享数据的理念。

数据交易平台的定位深刻影响着数据交易的发展,而确定交易平台的市场定位是关键之举。目前我国大数据交易平台定位不明确,大数据交易要更好地发展,离不开交易平台自身的完善。我国大数据交易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目前还没有任何机构制定跨区域、跨行业的大数据交易标准,各大数据交易平台的交易规则也存在差异。我国的数据交易规则有适用范围小等缺陷,并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的大数据交易平台进行推广的条件。

大数据专业人才匱乏是阻碍大数据交易市场发展的又一重要园素。大数据作为朝阳产业,其价值则需要由专业的大数据人才经数据挖掘、统筹而获得。因而,应用数学、统计学等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相关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成为大数据人才市场热门。

(摘编自齐爱民、胡丽《大数据交易产业创新与政策回应—中国大数据交易合规性调查报告》)

材料二:

图一:2011-2016我国在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二:2014-2020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易观国际数据)

材料三:

据媒体报道,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大数据系列推进政策将密集出台,国家将从政策层面为今年大数据产业的快速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相关业内人士预计,我国大数据产业将从起步阶段步入黄全期,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

正在着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庆市,2018年新年伊始,便在大数据领域“大动作“不断,频频布局。1月21日上午,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北园正式成立,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产业共计34个项目入驻,总投资达183亿元。1月22日,重庆市荣昌区政府与九次方大数据、阿里巴巴答著三方合作协议,在荣昌构建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助力荣昌区生猪产业转型创新。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农业单品产业链大数据中心。

2月5日,城市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在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将成为以时空信息融合城市大数据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构建城市大数据联盟,引领大数据行业的发展。

1月26日,重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大数据产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5年,重庆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化应用“三位一体“发展格局。该市经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共有大数据产业企业约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90家。2017年,该市大数据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3500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

(摘编自《重庆大数据战略再添“大动作”》)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新焦点和信息产业增长的新引擎,大数据发展前景广阔,将对社会各领域和人们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B.与过去一般意义上的数据不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还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C.全球大数据产业发展整体形势良好,2015全球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万亿美元大关。
D.伴随着2018年大数据推进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国大数据产业将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数据资源有望位居世界第一。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虽不如东部地区,但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起步较早,且具有地理区位优势,使其和东部一道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数据交易平台聚集地。
B.2011-2016年6年间我国大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和增速均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16年增速大幅度提高,接近世界增速水平。
C.从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成立荣昌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的建立,到城市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成立,重庆的大数据产业在2018年年初发展迅猛。
D.重庆的大数据产业面临较好的形势,不但企业数量多,产业销售收入增速高,而且政府将大数据产业提到空前高度,必将有力推动大数据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我国应在哪几个层面助力大数据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