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荷兰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国”,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低于海面,倡导“人水共生”,海上建漂流房屋成为未来潮流。下图是荷兰某乡村的水上房屋,该房屋的建设主要防止的哪种现象带来的危害
A.气候变暖
B.海啸
C.飓风
D.泥石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7-21 10:29: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地球当天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下图为1990—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表明( )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小题2】根据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泾水多泥沙,含丰富有机质。郑国渠是秦朝修建的水利工程,西起泾水谷口,东到洛水,共三百余里,途中经过数条由北向南汇入渭河的河流。渠道以南原先分布着大面积的湖泊沼泽,虽有零星陆地,但土壤盐碱化严重,难以种植。郑国渠建成后形成了大片农田。西汉时开凿的六辅渠(开六条小渠以辅助郑国渠)与郑国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项土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下图示意郑国渠和六辅渠的位置和分布。
(1)分析郑国渠修建之前图中阴影区域多湖泊沼泽和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原因。
(2)指出郑国渠建成之初的主要作用,并说出判断依据。
(3)分别分析郑国渠和六辅渠在工程设计上的优点。
同类题3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①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就没有当今意义的环境问题;
②人类社会越是发展,环境问题越是严重。要解决环境问题,人类须停止发展;
③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水平、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等都会不同,环境问题的性质、特点也会不同;
④环境问题由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也会因人类社会发展而得到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同类题4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该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示意图。其中A地区为“汇源番茄汁”的主要原料产地,依据图像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与华北地区相比,简析图示区域发展番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说明图中自然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同类题5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各项可用图中箭头③表示的是(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