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人类同环境的对立矛盾的是( )
A.立足于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B.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中国家不能走城市化道路
D.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生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4-11 12:30: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人类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 ②以高消耗求得经济数量增长 ③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④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环境问题进行的国际合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安蜜桃因原产于甘肃“瓜果之乡”秦安地区而得名,有“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美誉。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色艳味美,秦安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4℃,年均降水量507毫米。位于黄土高原,境内海拔1120—2020米,葫芦河纵贯秦安中部。据秦安县志记载,秦安蜜桃早在汉代时就已广泛栽培。
2008年7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秦安蜜桃实施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蜜甜了千年的桃子,曾经陷入过一场危机。20世纪末,甘肃的许多地方引种蜜桃,并大量施用化肥,桃子只顾长个,却没了蜜一样的甜味,受到市场排斥。近几年,秦安围绕蜜桃做了许多工作:不断健全林果市场化服务体系,建立果品专业市场20多个,并借助电商打开广阔市场;近年来,秦安县坚持“宜果则果壮产业,宜林则林促生态”的原则,探索出“梯田+林果+全膜+节灌+路网”的模式,建设了万亩蜜桃基地。
(1)分析秦安蜜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蜜桃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
(2)分析20世纪末甘肃许多地方引种秦安蜜桃不“蜜”的主要原因。
(3)请你就秦安蜜桃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同类题3
云南帽天山附近区域的澄江化石地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附近为澄江县支柱产业——磷化工产业的主产区。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澄江化石地岩石与图中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为实现澄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①加速磷矿开发,为开发化石地奠定经济基础 ②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
③帽天山地区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④保护澄江化石群,禁止人员进入
⑤建设集教育、科研一体的化石地博馆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同类题4
2016年7月,苏州太湖边大量垃圾堆积成山。该环境问题属于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资源枯竭
D.全球环境问题
同类题5
某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从“四大维度”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地区和谐发展指数,即“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读某城市“体检”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城市“越来越胖”体现了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 )
A.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社会、生态建设
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D.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小题2】图中所示表明,和谐城市主要看 ( )
A.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
B.城市人文、社会的发展情况
C.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