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势低洼,历来是重要商埠和货物集散地。民国初期,政局动荡,众多华侨返乡广建碉楼(下图)。开平碉楼为中西合璧的多层塔楼式民居,墙体厚实坚固,窗户比普通民居开口小并装置铁栅,外设铁门,盛时逾3000座,现存1833座,分布在18个镇。1983年开平市组织调查,推动了碉楼的开发和保护;2007年,开平碉楼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兴起了一阵碉楼旅游的热潮。目前,仅开放十余座碉楼供游客参观,门票是其主要旅游收入,维护碉楼的经费存在一定缺口。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民国初期,开平广建碉楼主要是为了
A.满足人口增长需要 | B.体现华侨爱乡情结 |
C.防御水患匪患侵扰 | D.缓和区域人地矛盾 |
【小题2】促使开平碉楼的功能转向发展旅游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人口外出务工 | B.政府和华侨的重视 |
C.水利设施不断完善 | D.工业与城市的发展 |
【小题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持续解决开平碉楼维护经费缺口的是
A.增加碉楼开放数量 | B.提高政府补贴标准 |
C.提高参观门票价格 | D.拓展主题度假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