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歙县地处皖南山区,当地结合全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积极推广“猪-沼-果”“猪-沼-茶”“猪-沼-渔”“猪-沼-菜”等生态系统循环技术模式,带动农民进行生态养殖和高效种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发展以沼气利用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适宜
B.地形平坦
C.市场广阔
D.科技支持
【小题2】在皖南农村推广和实施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意义有( )
A.建立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达到农产品无害化
B.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C.有利于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D.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小题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B.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11 03:06: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桑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生长周期短。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以桑叶为食。“东桑西移”是国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桑蚕产业重心向中西部转移,下图所示区域是传统桑蚕主产区浙江、江苏、广东的桑蚕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河池市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把桑蚕业培育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河池市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生产基地(生产模式如图乙),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
(1)描述甲地区的地形特点。
(2)分析河池市发展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优越性。
(3)简述浙江、江苏两省桑蚕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原因。
(4)图示区域发展桑蚕业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说明理由。
(5)为河池地区循环经济生产基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意见。
同类题2
图为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沼气池、畜牧场、耕作业
B.沼气池、耕作业、畜牧场
C.耕作业、畜牧场、沼气池
D.畜牧场、沼气池、耕作业
【小题2】这种生态农业模式最适宜发展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草原
D.南方低山丘陵
同类题3
读某酿酒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流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小题2】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不能实现
A.节约宝贵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B.节省生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C.改变产业布局,远离市场分布
D.带动相关生产,改善生活质量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生态农业模式流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日光温室中CO
2
增加,可促进蔬菜生长,原因是CO
2
A.是光合作用主要原料
B.可显著提高夜间温度
C.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D.能防止病虫害发生
【小题2】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A.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
B.不利于农村环境改善
C.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D.更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