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协调人类和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搞好国土整治
B.预防自然灾害
C.控制人口增长
D.参加国际协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0-17 02:29: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减少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地可持续发展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0—2000年该地( )
A.环境污染指数持续上升
B.经济发展指数先降后升
C.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D.经济发展指数与环境污染指数呈正相关
【小题2】该地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A.1990—1995年
B.1995—2000年
C.2000—2005年
D.2005—2010年
同类题3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①发展的观念 ②公平的观念
③环境的观念 ④权利的观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K2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
同类题4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且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小题2】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扩大再生产过程
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同类题5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目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小题2】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A.晋南
B.冀东
C.粤北
D.闽西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