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的我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天人相关
C.人定胜天
D.因地制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8-05 08:17: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农业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谋求人地协调
【小题2】在人类社会发展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同类题2
“人定胜天”反映了“人类中心论”的观点。( )
同类题3
“牧童经济”是指对资源进行掠夺、破坏的一种经济模式,该模式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同类题4
“田园城市”设计理念体现了人地伙伴论思想。
同类题5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
【小题2】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
A.采猎文明时期开始
B.农业文明时期开始
C.工业社会开始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小题3】下列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最大的是()
A.农业文明时期的灌溉农业
B.春秋时期的封山育林
C.农业文明时期的毁林开荒
D.原始社会人工驯养牲畜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