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和谐论观点的主要思想是( )。
A.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地地理环境的性质
B.人类通过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变化长期适应
C.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关系得到协调发展
D.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18 02:01: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所示为东汉时期的“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
B.耕作与灌溉
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
【小题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同类题2
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减弱
B.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
C.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D.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和稳定
同类题3
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
C.“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
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同类题4
环境问题变得日趋尖锐是在以下哪个时期( )
A.农业革命以后
B.产业革命以后
C.二战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同类题5
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最小
B.在农业文明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C.土地数量和质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