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中所示四个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阶段,原始自然环境保护最好,人口容量最高
B.农业文明阶段,注重土地的开发,生态问题严重
C.工业文明阶段,矿产资源使用是促进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定胜天的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
D.信息文明阶段,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最强,环境质量趋好
【小题2】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
C.市场
D.交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19 12:40: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永顺创造了国内手工伐木的最高纪录,被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马永顺退休后,由“砍树人”变为“种树人”,他带领全家在16年里共计种树46 500棵,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生态建设“500佳”的殊荣。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小题1】与马永顺早期的“砍树人”思想相似的是( )
A.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B.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C.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小题2】下列选项符合马永顺最终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是( )
A.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
B.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起决定作用
C.人类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无休止地向环境索取资源
D.发展经济必然产生环境问题
同类题2
下图为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箭头表示环境反馈作用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小题2】图中数字代表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的生存空间、物质、能量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3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的变化程度,空气湿度增加和植被覆盖率升高会使气温垂直递减率降低。下图中甲为秦岭太白山地形图,乙为该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年变化图(数据于各气象站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A气象站7月均温为20.5℃,B气象站7月均温可能为
A.24℃
B.26℃
C.28℃
D.30℃
【小题2】与北坡相比,南坡
A.夏季气温较高
B.大气湿度较小
C.冬季降水较少
D.植被覆盖率较低
【小题3】太白山北麓传统民居多呈坡屋顶及南北窄东西长的内庭院设计风格,主要原因是
A.夏季干热时间长,利于遮荫
B.增强夏季风,加快散热
C.冬季气候较干燥,改善湿度
D.冬季降雨多,利于排水
同类题4
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采猎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
A.A表示环境,B表示人类社会
B.在阶段①,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
C.在阶段④,人地矛盾最尖锐
D.箭头b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小题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发展阶段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②—节能减排,植树造林
C.③—伐木为薪,围湖造田
D.④—竭泽而渔,焚林而猎
同类题5
下列可以反映比较理想的人地关系的是( )
A.培根有一句名言:“要命令自然,就要征服自然”
B.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C.“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
D.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大量向湿地要耕地,向林地、草地要粮食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