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
元好问
偃蹇苍山卧北冈。郑庄场圃入微茫。即看花树三春满,旧数松风六月凉。
蔬近井,蜜分房。茅斋坚坐有藜床。傍人错比扬雄宅,笑杀韩家昼锦堂
(注)①偃蹇:高耸的样子。②扬雄宅:西汉辞赋家扬雄住宅,以简陋著称。③昼锦堂:北宋宰相韩琦的住宅。
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3 12:01: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里麻,高昌人。大父撒吉斯,为辽王傅,世祖称其贤。答里麻弱冠入宿卫。大德十一年,授御药院达鲁花赤,迁回回药物院,寻出佥湖北、山南两道廉访司事,召拜监察御史。时丞相帖木迭尔专权贪肆,答里麻帅同寅亦怜真、马祖常劾其罪。擢河东道廉访副使。隰州村民赛神,因醉殴杀姚甲,为首者乘闹逃去,有司逮同会者系狱,历岁不决。答里麻曰:“杀人者既逃,存亡不可知,此辈皆牵累无罪,而反桎梏耶?”悉纵之。至治元年,帖木迭尔复相,以复仇为事,答里麻辞去。明年,改燕南道廉访副使。深州民媪怒殴儿妇死,妇方抱其子,子亦误触死。媪年七十,同僚议免刑,答里麻不可,曰:“国制,罪人七十免刑,为其血气已衰,不任刑也。媪既能杀二人,何谓衰老?”卒死狱中。至治元年,除济宁路总管,兴学劝农,百废具修,府无停事。济阳县有牧童持铁连结击野雀,误杀同牧者,系狱数岁。答里麻曰:“小儿误杀同牧者,实无杀人意,难以定罪。”罚铜遣之。

天历二年八月,明宗崩,文宗入正大统。天历三年,迁淮东廉访使。明年,召拜刑部尚书。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元统三年,迁山东廉访使。时山东盗起,陈马骡及新李白昼杀掠。答里麻以为官吏贪污所致,先劾去之而后上擒贼方略。朝廷嘉纳之,即遣兵擒获,齐鲁以处安。除大都路留守。帝尝命答里麻修七星堂,先是,修缮必用赤绿金银装饰,答里麻独务朴素,令画工图山林景物,左右年少皆不然。是岁秋,车驾自上京还,入观之,乃大喜,以手抚壁叹曰:“有心哉,留守也!”赐白金五十两、锦衣一袭。至正六年,升河南行省右丞,改翰林学士承旨。至正七年,迁陕西行台中丞,时年六十九。致事后,召商议中书平章政事,不拜,全俸优养终身。

(节选自《元史·答里麻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B.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C.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D.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后人用此称年满二十岁的男子。
B.御史,本为史官,自秦朝开始,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C.车驾,即马车,常作天子的代称,与此义相似的词语还有“御驾”“辇舆”等。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答里麻不畏权贵,和同僚大胆地揭发权相帖木迭尔的罪过,被帖木迭尔记恨,后来答里麻因此辞去官职。
B.答里麻兢兢业业,担任济宁路总管期间,教育、农业、司法各项工作齐抓共管,官府中没有事情被拖延。
C.答里麻处事灵活,在至治年间,虽然老妇人和儿童同属于弱势群体,但他却能根据案情做出不同的处罚。
D.答里麻治理有法,担任山东廉访使时,弹劾贪官并上呈擒贼方略,最终因平定了贼乱而升任大都路留守。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杀人者既逃,存亡不可知,此辈皆牵累无罪,而反桎梏耶?
(2)国制,罪人七十免刑,为其血气已衰,不任刑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水龙吟•酹辛稼轩墓,在分水岭下
元张野
岭头一片青山,可能埋得凌云气?遐方异域,当年滴尽,英雄清泪。星斗撑肠,云烟盈纸,纵横游戏。漫③人间留得,阳春白雪,千载下,无人继。
不见戟门华第,见萧萧竹枯松悴。问谁料理,带湖烟景,瓢泉风味?万里中原,不堪回首,人生如寄。且临风高唱,逍遥旧曲,为先生酹。
注 ①分水岭:在江西铅山县境内,辛弃疾墓地所在地。下阕“带湖”“瓢泉”都在铅山,“戟门华第”指辛弃疾旧居。②张野:由宋代入元代的词人,官至翰林修撰。③漫:空,徒然。
【小题1】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词中“水龙吟”是词牌,“酹辛稼轩墓,在分水岭下”是其题目。本词表达了作者对辛稼轩的敬仰和怀念。
B.词作上片前两句通过设问,怀念辛弃疾收复失地的英雄丈夫之气、 凌云悲慨之气,从而引出下边对辛弃疾经历的追述。
C.“遐方异域”三句写辛弃疾领兵北伐、收复中原的大志受阻,空洒清泪,显示了作者的无比悲愤的心情。
D.“星斗撑肠”三句写英雄想成就功业之心通过纸上“纵横游戏”之笔法来表现,写就了英雄豪杰式的高雅篇章。
E. 下阕首句通过想象生动地描写辛弃疾身后萧条,烘托出辛弃疾的豪迈形象,暗示了作者对后人忘却民族英雄的不满。
【小题2】“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辛弃疾的词是宋词中不可忽视的一座高峰。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分析这首词。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承晖,字维明。好学,淹贯经史。章宗即位,迁近侍局使。孝懿皇后妹夫吾也蓝,世宗时以罪斥去,乙夜,诏开宫城门召之。承晖不奉诏,明日奏曰:“吾也蓝得罪先帝,不可召。”章宗曰:“善。”惠民司都监余里痕都迁织染署直长,承晖驳奏曰:“痕都以荫得官,别无才能,前为大阳渡稽察,才八月擢惠民司都监,已为太优。依格两除之后,当再入监差,今乃超授随朝八品职任。况痕都乃平章镒之甥,不能不涉物议。”上从承晖议。改知大兴府事,豪民与人争种稻水利,不直,厚赂元妃兄左宣徽使李仁惠。仁惠使人属承晖右之,承晖即杖豪民而遣之,谓其人曰:“可以此报宣徽也。”山东盗贼起,承晖言:“捕盗不即获,比奏报或迁官去官,请权行的决。”及罢兵,盗贼渠魁稍就招降,犹往往潜匿泰山岩穴间。按察司请发数万人刊除林木,则盗贼无所隐矣。承晖奏曰:“泰山五岳之宗,故曰岱宗。王者受命,封禅告代,国家虽不行此事,而山亦不可赭也。天下之山亦多矣,岂可尽赭哉!”议遂寝。中都被围,承晖出议和事,与皇太子留守中都。从容若平日,尽出财物,召家人,随年劳多寡而分之,皆与从良书。举家号泣,承晖神色泰然,方与安石举白引满,谓之曰:“承晖于《五经》皆经师授,谨守而力行之,不为虚文。”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复还问之,则已仰药薨矣。是日暮,中都不守。
(节选自《金史·完颜承晖传》)
注①余里痕都:人名。②的决:终审判决。③安石:指师安石,当时任尚书省令使。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B.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C.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D.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乙夜指二更时候,约为夜晚10时。
B.荫指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C.五岳指我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南岳恒山、西岳华山、北岳嵩山和中岳衡山。
D.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梁父山祭地称作“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完颜承晖坚持原则,是非分明。当皇上连夜召见孝懿皇后的妹夫吾也蓝时,他认为吾也蓝是先帝的罪臣,因此没有遵照皇上的旨意让吾也蓝进宫。
B.完颜承晖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他在大兴府任职时,不理会权贵的请托,对无理争夺他人种植水源的豪强施以杖刑,还说你可将结果告知李仁惠。
C.完颜承晖临危不惧,从容镇静。中都形势危急,为了避免殃及无辜,他遣散家中奴仆,将家财全部分给他们,并留下书信希望他们一心向善。
D.完颜承晖忠于职守,以身殉国。他不顾个人安危,奉命留守中都,就在城池将要被攻破时,他无力回天,服毒自尽,表现出了高尚的气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依格两除之后,当再入监差,今乃超授随朝八品职任。
(2)及罢兵,盗贼渠魁稍就招降,犹往往潜匿泰山岩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