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有误的一项是 ( )
A.《扬州慢》“慢”指慢曲,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词,一般比较长,同长调一样91字以上。词中的“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和伤感之情。
B.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姜夔(1155─1121?),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C.“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用了拟人的手法。
D.姜夔的《暗香》、《疏影》,语出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9-15 05:42: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句中,诗句与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
A.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节)
B.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节)
C.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重阳节)
D.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元宵节)
同类题2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一项是
A.“秦御史前书曰”中的“御史”是一种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诸侯、官吏,该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开封,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一样。
D.前四史中,《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汉书》作者范晔,东汉人。《三国志》作者陈寿,晋朝人。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道家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的代表人物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和战国时期的庄子。
B.《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全面真实地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C.《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编撰者罗贯中以刘蜀集团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全景式地反映了蜀(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D.古人纪年,主要有王公纪年、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等三种。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五十年周而复始。
同类题4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
A.御史: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百官。
B.拔擢表示升职,其中,拔表示皇帝将优秀官员直接任命为较重要的职务。擢表示从布衣直接提拔为较重要职务。
C.龙门:①比喻声望卓著的人的府第。②古代科举试场的正门,后喻指科举中第为登龙门。
D.古代常以亲属关系的远近指定丧服的轻重。按旧制,凡为长辈如祖父母、伯叔父母、未嫁的姑母等,平辈如兄弟、姐妹、妻子等服丧,均穿期服。
同类题5
请列出一些你所知道的世界文学作品。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辛弃疾(1140-1207)
姜夔(115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