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016年9月27日全球最长跨海大桥—一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正式贯通。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将使珠海至香港的车程由目前的3.5小时缩短至0.5小时。下图为港珠澳大桥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科技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地质地形因素
【小题2】港珠澳大桥主航道中部在海底建设了长约5664米的公路沉管隧道,这主要是为了
A.减少海浪等灾害对桥体的破坏
B.给大型船舶通行留出空间
C.避开海水对桥墩的腐蚀
D.增加运行车辆的安全
【小题3】港珠澳大桥的修建,可能
A.推进深圳城市化进程
B.降低珠海市中心的房地产价格
C.阻碍珠海市经济发展
D.促进港珠澳一体化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19 05:03: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路桥是指横贯大陆的铁路运输通道。一些学者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从“海岸经济”进入“路桥经济”阶段。读“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2月20日,第一亚欧大陆桥西端的鹿特丹日出时刻,东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最接近
A.日出
B.正午
C.日落
D.午夜
【小题2】目前,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铁路运输量和运行速度低于第一亚欧大陆桥,主要原因是
A.沿线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差,货源不足
B.冬季港口封航,海陆联运的货源中断
C.沿线地区湿地、冻土广布,速度受限
D.沿线国家多,列车的边境滞留时间长
【小题3】第三亚欧大陆桥的规划已经引起相关国家的普遍关注,其沿线多为临海国家,发展“路桥经济”的重要意义是
①实现人口均衡分布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缩小沿海内陆差距 ④摆脱国际市场依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2月全线通车的贵广高铁全长约860千米,建设难度大,被称为“穿越喀斯特的超级铁路”,特别是贵州省境内的三都隧道长达10余千米,穿越了14条大断层破碎带和3条褶曲构造带,如图5a所示。高铁开通使居民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某学者研究了某高铁开通后对沿线城市民航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如图5b所示。
(1)指出贵广高铁东端所在区域的地形特点及成因。
(2)分析三都隧道施工难度大的自然原因。
(3)据该学者的研究结论,指出贵广高铁开通后对桂林民航和广州民航的影响程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同类题3
读图,①~⑤代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纵坐标1→5代表各种运输方式四项指标的比较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a.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 b.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
c.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 d.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
A.ab
B.bc
C.cd
D.bd
【小题2】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科技因素
同类题4
7.2009年2月8日上午,有深圳航空公司执飞的一架公务包机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直飞台北桃园机场,这是郑州成为两岸空中直航航点城市之后,直航飞往台湾的首个航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直航对台湾和河南两地影响不包括
①促进两岸的人员交流 ②加快两岸的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吸引台商到河南投资 ④极大加快了河南产品的出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2)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3)比较图中(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4)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5)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