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阿尼哥公路,是中尼公路中的尼泊尔路段,全长114km,1965年由中国政府援建,是连接中尼的主要贸易和人员往来通道,也是尼中北部地区的运输大动脉。2015年4月25日受大地震影响,尼泊尔地区8500人遇难,20000人受伤,阿尼哥公路,也出现了大小数十处的损毁而中断。应尼方请求,中国帮助尼方快速抢通阿尼哥公路。但在随后两个多月,公路又再次中断。最后,由中方团队带领尼方负责全线的保通工作。下图为阿尼哥公路示意图。

(1)分析1965年中国援建阿尼哥公路时所遇到的困难。
(2)简述震后快速抢通阿尼哥公路的意义。
(3)分析阿尼哥公路在快速抢通后再次中断的原因。
(4)简述中方团队带领尼方负责维护保通阿尼哥公路,对尼方今后自主进行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4-03 09:04: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18世纪,地处欧洲西南部的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之一,在美洲、亚洲建立了大量殖民地,并将源于中国的桑蚕业引入到墨西哥。1565年,西班牙人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史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形成了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由此,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美洲,美洲生产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被运到中国。物美价廉的中国丝绸不仅夺取了西班牙丝纲在美洲的销路,甚至还返销到西班牙本土,1593年,西班牙国王下令限制“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规定到墨西哥的大帆船每年不得超过2艘,每艘载重不得超过300吨,但是收效甚微。1600年,西班牙殖民当局断绝了墨西哥本地蚕丝的供应,将中国生丝作为墨西哥丝织厂的原料,墨西哥的桑蚕业结束了短暂的发展史。图所示为“太平洋丝绸之路”航线。

(1)中国帆船一般在12月从月港启航,驶往菲律宾的马尼拉;6月,载有中国生丝、丝绸的马尼拉大帆船启航,驶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简析两次启航时间选择的主要原因。
(2)图中①、②表示马尼拉大帆船的往返航线,指出哪一条是阿卡普尔科返回马尼拉的航线,并说叨判断理由。
(3)与西班牙本上相比,分析中国丝绸产品更具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4)简述西班才殖民者进口中国生丝在墨西哥设厂生产丝绸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