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注)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②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小题1】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春入平原荠菜花”写荠菜花开满了田野,表现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孟春之景。
B.“新耕雨后落群鸦”写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落在土地上,一片凄凉景象。
C.“闲意态,细生涯”写的是村民的生活状态: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井然有序。
D.“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写农家女子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
E.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被罢官闲居农村时不为俗事所扰,心系田园,悠闲自得的心情。
【小题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4-18 01:1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满  江  红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①荼蘼: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白花。②龙孙:竹笋的俗称。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即描绘了“樱桃、荼蘼、龙孙、乳燕、流莺”等景物,赞美春天之美,表达了自己的爱春之情。
B.“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的诗句,写诗人由春天的盛景表现出伤春之情,表达春天不久即将归去的愁闷。
C.词的下片开篇承接“肠千结”,具体而细致地抒发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是因为“层楼、 春山”阻隔了春天的信息。
D.“蝴蝶”与“子规”二句,化用前人诗句,将诗人的哀愁引入更为深广的境界,思家念国之悲真挚哀婉。
【小题2】下面词句风格与本词不同的一项是
A.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扁,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D.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声声慢》)
【小题3】这首词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从炼字、修辞或表现手法等方面,选取一例,结合诗句内容加以赏析。

同类题5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回,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①蕞(zuì)尔:微小。②扶头:形容醉后状态,谓头须人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唤起”一句,用“满怀冰雪”来表达作者前途渺茫,功业难成,家国沦陷,心寒如冰的悲痛。
B.“鲸饮”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巨鲸吞海似的狂饮和寄寓着壮志的剑意,有阳刚豪迈之气。
C.“野光”一句,描绘了月华浮动、天空旷远的清幽画面。上承前面写景,下启后面抒情。
D.“此事”一句和前面“不知今夜几人愁”形成呼应,表达了作者借酒浇愁的苦痛之深、愁思之重。
【小题2】“更筹”是古时夜间计时工具,这里借以代指时间。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恨歌》)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C.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3】本词的词眼是哪一句?请写出并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