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夏州,辟为掌书记。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侍书中禁。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乃迁右司郎中。文宗思之,复召侍书,迁谏议大夫。俄改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上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日:“此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日:“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帝谓之曰:“极知舍人不合作谏议,以卿言事有诤臣风彩,却授卿谏议大夫。”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尝入对,上谓之曰:“近日外议如何?”公权对曰:“自郭旼授邠宁,物仪颇有臧否。”帝曰:“旼,太皇太后之季父,在官无过,自金吾大将授邠宁小镇,何事议论耶?”公权曰:“以旼勋德,除镇攸宜。人情论议者,言旼进二女入宫,致此除拜,此信乎?”帝曰:“二女入宫参太后,非献也。”公权日:“瓜李之嫌,何以户晓?”因引王珪谏太宗出庐江王妃故事,帝即令南内使张日华送二女还旼。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
(节选自《旧唐书•柳公权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B.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C.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D.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大多有名有字,名是一出生就会起的,字是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释褐”,旧制,新进士要在太学行释褐礼,即脱去粗布衣服换上官服,后用来指初做官或进士及第授官。
C.“中禁”即禁中,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有时候也指皇帝,这里指宫廷中。
D.“除”,与“拜”相对,“拜”是授官的意思,“除”是除去官职的意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公权书法精妙。柳公权入朝上奏政事时被皇帝召见,皇帝说在佛寺中见到他的书法作品后一直想念,当天便授予他右拾遗一职。
B.柳公权耿直敢言。唐文宗夸耀自己穿洗过三次的衣服,其他学士纷纷赞扬皇上节俭,柳公权却当即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C.柳公权深受赏识。柳公权被调离侍书之职,唐文宗因思念他又调他回来;柳公权直言唐文宗只重小节,唐文宗不仅没生气还封他做谏议大夫。
D.柳公权善于谏言。唐穆宗问柳公权书法的事,柳公权借书法讲为政之道;唐文宗问朝廷外的议论,他趁机说郭旼之事,并举例劝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2)旼,太皇太后之季父,在官无过,自金吾大将授邠宁小镇,何事议论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22 06:03: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元德秀者,河南人,字紫芝。开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

德秀少孤贫,事母以孝闻。开元中,从乡赋,岁游京师。不忍离亲,每行则自负板舆,与母诣长安。登第后,母亡,庐于墓所,食无盐酪,藉无茵席,刺血画像写佛经。久之,以孤幼牵于禄仕,调授邢州南和尉。佐治有惠政,黜陟使上闻,召补龙武录事参军。

邢德秀早失恃怙,缞①麻相继,不及亲在而娶。既孤之后,遂不娶婚。族人以绝嗣规之,德秀曰:“吾兄有子,继先人之祀。”以兄子婚娶,家贫无以为礼,求为鲁山令。先是,堕车伤足,不任趋拜,汝郡守以客礼待之。

部人为盗,吏捕之,系狱。会县界有猛兽为暴,盗自陈曰:“愿格杀猛兽以自赎。”德秀许之。胥吏曰:“盗诡计苟免,擅放官囚,无乃累乎?”德秀曰:“吾不欲负约。累则吾坐,必请不及诸君。”即破械出之。翌日,格猛兽而还。诚信化人,大率此类。

秩满,南游陆浑,见佳山水,杳然有长往之志,乃结庐山阿。岁属饥歉,庖厨不爨,而弹琴读书,恬然自得。好事者载酒肴过之,不择贤不肖,与之对酌,陶陶然遗身物外。琴觞之余,间以文咏。率情而书,语无雕刻。所著《季子听乐论》《蹇士赋》,为高人所称。

天宝十三年卒,时年五十九,门人相与谥为文行先生。士大夫高其行,不名,谓之元鲁山。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

注:①缞:旧时的丧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秀少孤贫,事母以孝闻。 闻:闻名B.好事者载酒肴过之 过:拜访
C.每行则自负板舆,与母诣长安。 诣:到D.族人以绝嗣规之  规:约束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直接表现元德秀“高行”的一组是:(  )
①不忍离亲,每行则自负板舆,与母诣长安  ②母亡,庐于墓所,食无盐酪,藉无茵席 
③以孤幼牵于禄仕,调授邢州南和尉 ④不及亲在而娶。既孤之后,遂不娶 婚
⑤累则吾坐,必请不及诸君 ⑥门人相与谥为文行先生
A.①②④⑤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德秀孤苦无依,依照法令领俸禄做官,出任邢州南和尉。后来,因为治理事务有很好的政绩,又得到提拔,做了龙武录事参军。
B.元德秀赶不上在父母活着时娶妻,于是不肯结婚。因为侄子结婚娶妻,家里穷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办婚礼,所以请求作鲁山县令。
C.到鲁山上任时,德秀从车上掉了下来,不幸摔伤了脚,不能慢跑拜礼,但还是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郡守长官。
D.元德秀淡泊名利,安于贫贱,晚年定居陆浑山,寄情山水,所著文章得到了思想行为高尚的人的赞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破械出之。翌日,格猛兽而还。
(2)士大夫高其行,不名,谓之元鲁山。  
(3)盗诡计苟免,擅放官囚,无乃累乎?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第五琦,字禹珪,京兆长安人。少以吏干进,颇能言强国富民术。天宝中,事韦坚。坚败,不得调。久之,为须江丞,太守贺兰进明才之。安禄山反,进明徙北海,奏琦为录事参军事。时贼已陷河间、信都,进明未战,玄宗怒,遣使封刀趣之,曰:“不亟进兵,即斩首。”进明惧,不知所出。琦劝厚以财募勇士,出贼不意。如其计,复收所陷郡。

肃宗驻彭原,进明遣琦奏事,既谒见,即陈:“今之急在兵,兵强弱在赋,赋所出以江淮为渊。若假臣一职,请悉东南宝赀,飞饷函、洛,惟陛下命。”帝悦,拜监察御史、勾当江淮租庸使。迁司虞员外郎、河南等五道支度使。迁司金郎中,兼侍御史、诸道盐铁铸钱使。盐铁名使,自琦始。进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当军兴,随事趣办,人不益赋而用以饶,于是迁户部侍郎、判度支,河南等道支度、转运、租庸、盐铁、铸钱、司农、太府出纳、山南东西、江西、淮南馆驿等使。乾元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初,琦请铸乾元重宝钱,以一代十。既当国,又铸重规,一代五十。会物价腾踊,饿馑相望,议者以为非是,诏贬忠州长史。会有告琦纳金者遣御史驰按琦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夷州。

宝应初,起为朗州刺史,有异政,拜太子宾客。吐蕃盗京师,郭子仪表为粮料使,兼御史大夫、关内元帅副使。改京兆尹。俄加判度支、铸钱、盐铁、转运、常平等使。累封扶风郡公。复以户部侍郎兼京兆尹。坐与鱼朝恩善,贬括州刺史。徙饶、湖二州。复为太子宾客、东都留守。德宗素闻其才,将复用,召之。会卒,年七十一,赠太子少保。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四》)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有告琦/纳金者遣御史驰按/琦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夷州
B.会有告琦纳金者/遣御史驰按/琦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夷州
C.会有告琦/纳金者遣御史驰按/琦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夷州
D.会有告琦纳金者/遣御史驰按/琦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夷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中丞,是唐代最高监察部门御史台的长官,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B.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唐代时曾有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和亲。
C.户部,是中国古代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财政部。
D.太子,是古代皇帝依法定程序确认的皇位继承人,依其居所亦可称之为“东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五琦才能突出,有勇有谋。他曾在安禄山叛乱期间为太守贺兰进明出谋划策,成功收复失地。
B.第五琦勇于担当,擅长应变。他对管理财政颇有见地,主动向皇帝请命;管理盐铁,成效显著。
C.第五琦改革货币,受人攻击。有人把物价上涨、百姓饥馑的问题归责于他,致使他被朝廷贬官。
D.第五琦深得重用,政绩斐然。他先后在唐代三位皇帝在位期间任职,三位皇帝都对他委以重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假臣一职,请悉东南宝赀,飞饷函、洛,惟陛下命。
(2)当军兴,随事趣办,人不益赋而用以饶,于是迁户部侍郎……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同光三年秋大水,两河之民,流徙道路,京师赋调不充,六军之士,往往殍踣,乃预借明年夏、秋租税,百姓愁苦,号泣于路,庄宗方与后①于畋②游。十二月己卯腊,畋于白沙,后率皇子、后宫毕从。是时大雪,军士寒冻,金枪卫兵万骑,所至责民供给,坏什器,彻庐舍而焚之。县吏畏惧,亡窜山谷。

明年三月,占星者言:“御前当有急兵,宜散积聚以禳③之。”宰相请出库物以给军,庄宗许之,后不肯,曰:“吾夫妇得天下,虽因武功,盖亦有天命。命既在天,人如我何!”因取妆奁及皇幼子满喜置帝前曰:“诸侯所贡,给赐已尽,宫中所有惟此耳,请鬻以给军!”宰相惶恐而退。及赵在礼作乱,出兵讨魏,始出物以军,军士负而诟曰:“吾妻子已饥死,得此何为!”

庄宗东汴州,从驾兵二万五千,及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所亡太半。至罂子谷,道路隘狭,庄宗见从官执兵仗者,皆以好言劳之。曰:“适报平蜀,得蜀金银五十万,当悉给尔等。”对曰:“陛下与之太晚,得者亦不感恩。”庄宗泣下。

(节选自《新五代史》)

(注释)①后:指皇后刘氏。  ②畋:打猎。③禳:祈祷消除灾殃。
【小题1】《新五代史》作者_________,字永叔,是宋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庄宗方与后于畋游
(2)宜散积聚以禳之
(3)始出物以
(4)庄宗东汴州
【小题3】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A.虽武功 会论虞常,欲此时降武(《苏武传》)
B.宰相惶恐退     寡君若得食之不厌(《秦晋殽之战》)
C.请出库物给军   使归就戮于秦,逞寡君之志(《秦晋殽之战》)
D.陛下与太晚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所至责民供给,坏什器,彻庐舍而焚之。
(2)庄宗见从官执兵仗者,皆以好言劳之。
【小题5】根据本文和高中课文《伶官传序》的内容,概括庄宗“失天下”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元行冲,河南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脍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著论以明之。

开元初,自太子詹事为岐州刺史,充关内道按察使。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俄复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时嗣彭王志昧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奏原之。四迁大理卿。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修检,岁余书成,奏上,上嘉之。又特令行冲撰御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许之。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

   (节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

注①搏击:督察检举揭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脍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脍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脍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脍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表示官员退休。
B.“庶”旧指宗族中嫡亲以外的支属,与“嫡”相对,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
C.“大理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D.“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行冲博学多识,性格耿直。他知识广博,尤其通晓音律和诂训之学;他做人从不阿谀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对狄仁杰进言劝诫,很受器重。
B.元行冲著述丰富,成就显著。他所著《魏典》事详文简,受到学者称赞;通撰的《群书四录》经学士毋煚等审核后,受到皇上赞赏;为御注《孝经》撰写的疏义被列入学校课程。
C.元行冲秉持正义,断案公正。当时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认罪,元行冲查出断案冤枉失实,一并上奏宽免了这些人。
D.元行冲不从旧说,另立新论。魏收认为“牛继马后”指的是晋元帝改姓司马以应合瑞石上的图文;而元行冲通过考证推究,给出了对“牛继马后”的新解。
【小题4】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著论以明之。
(2)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父述,为隋右卫大将军。开皇末,以述勋封新城县公。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诏尚炀帝女南阳公主,为尚辇奉御,从幸江都,以父丧免,起为鸿胪少卿。其兄化及谋弑逆,以主婿忌之,弗告。已弑帝,乃封蜀王。

初,士及为奉御,而高祖任殿中少监,雅自款结。及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召之。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环。帝悦曰:“我尝与士及共事,今以此环献,是将来矣。”

化及兵日蹙,士及劝归命,不从,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俄而化及败,与德彝等自归。帝之曰:“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尔得我父子,尚肯相假乎?今欲何地自处?”士及谢曰:“臣罪当死,但臣往在涿郡,尝与陛下夜论世事,顷又奉所献,以此赎罪。”帝笑谓裴寂曰:“彼与我论天下事,逮今六七年,公等皆在其后。”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仪同三司。

从秦王平宋金刚,录功,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之,迁王府骠骑将军。从讨王世充等,进爵郢国公。武德八年,权检校侍中,兼太子詹事。王即位,拜中书令,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政尚宽简,人皆宜之。擢右卫大将军。

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帝尝玩禁中树曰:“此嘉木也!”士及从旁美叹。帝正色曰:“魏征常劝我远佞人,不识佞人为谁,乃今信然。”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帝意解。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阳若不省,徐啖之。其机悟率类此。久之,复为殿中监。卒,赠左卫大将军,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有删改)

(注)①尚:娶公主为妻。②高祖:指唐高祖李渊。③假:宽恕,饶恕。④秦王:与后文的“太宗”均指李世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
B.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
C.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
D.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及谢曰:“……,顷又奉所献,以此赎罪。” 冀,希望
B.今臣幸在左右,不有将顺 少,稍稍
C.帝之曰:“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 让,劝说
D.帝屡,阳若不省,徐啖之。 目,用眼睛示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士及深得皇帝信任。隋炀帝曾将女儿嫁给他,让他随从巡视江都;后太宗又把宗室之女许嫁给他。
B.宇文士及深有远虑。他没有参与谋逆弑杀隋炀帝;宇文化及兵败之时,曾劝其归附唐朝,但未被采纳。
C.宇文士及卓有战功。跟随秦王李世民消灭了宋金刚;后随同秦王消灭了王世充等叛军,多次得到提拔。
D.宇文士及通变谨密。常被太宗征召入阁,却终不曾向妻子解释;面对太宗的故意为难,常能从容应对。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
(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