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齐贤为布衣时,倜傥有大度,孤贫落魄,常舍道上逆旅。有群盗十余人,饮食于逆旅之间,居人皆惶恐窜匿;齐贤径前揖之,曰:“贱子贫困,欲就诸大夫求一醉饱,可乎?”盗喜曰:“秀才乃肯自屈,何不可者?顾吾辈粗疏,恐为秀才笑耳。”即延之坐。齐贤曰:“盗者,非龌龊儿所能为也,皆世之英雄耳。仆亦慷慨士,诸君又何间焉?”乃取大碗满酌饮之一举而尽如是者三。又取豚肩,以指分为数段而啖之,势若狼虎。群盗视之愕眙,皆咨嗟曰:“真宰相器也。不然,何能不拘小节如此也!他日宰制天下,当念吾曹皆不得已而为盗耳,愿早自结纳。”竟以金帛遗之。刘贤皆受不让,重负而返。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七)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即之坐( ) (2)竞以全帛之 (    )
【小题2】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饮食于逆旅之间
B.问者爇香于鼎
C.竟以金帛遗之
D.覆之以掌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顾吾辈粗疏,恐为秀才笑耳。
【小题4】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
乃取大碗满酌饮之一举而尽如是者三
【小题5】用自己的话,概括张齐贤被群盗“结纳”的原因。
【小题6】联系全文,对张齐贤的性格特点作简要评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0-02 06:50: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授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取材于《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

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取材于《明皇杂录》)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须臾,裁决尽   俱:全都
B.谓紫微舍人齐流曰 顾:回头
C.以明皇太平之政   济:救济
D.近者倦于勤 稍:渐渐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自才不及崇/皆美于徐公
B.爱身保禄从之/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犹且从师而问
D.君志之/尔无忘乃父之志
【小题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 委积:聚积,堆积
B.夫不肖用事 用事:执政,当权
C.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   相与:互相,交相
D.公当出入为藩辅   出入:指出将入相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B.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戮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C.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媚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D.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姐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小题5】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崇才能出众,娴于政务,请假十余日,竟能导致政事堆积。
B.曹参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
C.卢怀慎为官清廉,以国事为重,向皇帝荐举贤能之士。
D.卢怀慎与姚崇同心协力,成就唐王朝的贞观之治。
【小题6】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联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
(2)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3)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马燧至行营,与诸将谋曰:“长春宫不下,则怀光不可得。长春宫守备甚严,攻之旷日持久,我当身往谕之。”遂径造城下,呼怀光守将徐庭光,庭光帅将士罗拜城上。燧知其心屈,徐谓之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庭光等复西向拜。燧曰:“汝曹自禄山已来,徇国立功四十馀年,何忽为灭族之计!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图也。”众不对。燧披襟曰:“汝不信吾言,何不射我!”将士皆伏泣。燧曰:“此皆怀光所为,汝曹无罪。弟坚守勿出。”皆曰:“诺。”
壬申,燧与浑瑊、韩游瑰进军逼河中,至焦篱堡;守将尉珪以七百人降。是夕,怀光举火,诸营不应。骆元光在长春宫下,使人招徐庭光,庭光素轻元光,遣卒骂之,又为优胡于城上以侮之,且曰:“我降汉将耳!”元光使白燧,燧还至城下,庭光开门降。燧以数骑入城慰抚,其众大呼曰:“吾辈复为王人矣!”浑瑊谓僚佐曰:“始吾谓马公用兵不吾远也,今乃知吾不逮多矣!”诏庭光试殿中监兼御史大夫。
甲戌,燧帅诸军至河西,河中军士自相惊曰:“西城擐甲矣!”又曰:“东城娖队矣!”须臾,军士皆易其号为“太平”字;怀光不知所为,乃缢而死。
及李泌赴陕,上谓之曰:“朕所以再三欲全怀光者,诚惜璀也;卿至陕,试朕招之。”对曰:“陛下未幸梁、洋,怀光犹可降也。今则不然。岂有人臣迫逐其君可复立于其朝乎!纵彼颜厚无惭,陛下每视朝,何心见之!臣得入陕,借使怀光请降,臣不敢受,况招之乎!李璀固贤者,必与父俱死矣;若其不死,亦无足贵也。”及怀光死,璀先刃其二弟,乃自杀。
朔方将牛名俊断怀光首出降。河中兵犹万六千人,燧斩其将阎晏等七人,馀皆不问。燧自辞行至河中平,凡二十七日。燧出高郢、李鄘于狱,皆奏置幕下。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诏庭光试殿中监兼御史大夫   固国不山溪之险
B.卿至陕,试朕招之  请以赵十五城秦王寿
C.岂有人臣迫逐其君可复立于其朝乎 某所,母立于兹
D.若其不死,亦无足贵也 于其身也,耻师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①。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2)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余万缗。

(3)晏专用榷②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忧,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晏于扬子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若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使司:指转运使官署。②榷:专卖。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使司 白:禀告B.一斛得八斗至者  率:大致
C.其间水置仓  缘:因为D.若与之屑屑校计锱铢  遽:立刻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晏担任漕运使时,十分重视了解经济信息,控制各地物价,朝廷因而获利,也不用担心全国物价的暴涨暴跌。
B.刘晏及时了解各地歉收的情况,灾情出现官员申请后他立即奏请朝廷免除赋税,安排赈济灾民,因而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C.刘晏利用食盐专卖的方式,收购盐户所产之盐转卖盐商,虽然盐乡之外不再另设盐官,但食盐供应也能调度得当。
D.刘晏认为应依据各条河流的不同特点,因利乘便,分段漕运,建造运船,训练漕卒,从此每年安全运送谷物有时多达百余万斛。
【小题3】翻译句子。
(1)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