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扃,门窗关闭。③秣(mò)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④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肯,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D.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E.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小题2】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15 12:21: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的氛围,这是词人血和泪的倾吐,也是其后期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消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词人的故乡在北方,而词人此时流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梧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了。“点点滴滴”写出了“顿挫凄绝”之感。
D.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悲惨遭遇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
同类题2
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辛弃疾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柳永等。
同类题3
阅读《声声慢》,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题1】怎样理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句词的含意?
【小题2】人们常常评价说,开头连下得十四个叠字,“出奇制胜”“匪夷所思”。试从内容、情感等方面,分析作者用这些叠字表现了怎样复杂的心理状态。
【小题3】《声声慢》中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令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题1】下列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气候特征,朝阳初出,但晓寒犹重,也指当时所处的时代、社会。
B.“独自怎生得黑”写她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独坐无聊、内心苦闷、时光难熬。
C.上片中“旧时相识”的雁飞过,勾起了对丈夫和故乡的怀念之情,更增加了伤心的程度。
D.作者极力渲染个人的遭遇和心情,虽然她个人的悲况有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根源,但内容稍显狭窄。
E. 这首词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语言浅显自然,运用口语、俗语,词写得明白如家常,却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富于表现力。
【小题2】梁绍壬评价:“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请赏析这句话的精妙之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添字采桑子·芭蕉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这是李清照南渡之初的作品
(1)这首词的上片从那些角度,写出了芭蕉怎样的特点?
(2)有人评论,“下片结句用‘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煞住,看似平淡,实极深刻。”试结合李清照生平作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李清照(1084-1155)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