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扃,门窗关闭。③秣(mò)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④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肯,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D.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E.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小题2】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15 12:21: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
B.“云阶月地,关锁千重”,描写牛郎织女远隔天宫和莽莽星河不得相见的痛苦。
C.上片由天上写到人间,于叙述中句句含情,句句扣紧着词人的感情脉搏。
D.“想离情别恨难穷”,道出了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以及同病相怜的情怀。
E. 尾句以凝练的口语,描绘了宇宙天体的瞬息万变,在创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
【小题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花自飘零水自流”比喻岁月流逝,词人不见丈夫归来,内心极度悲伤,感伤在夫妻分离中的年华易逝。
B.“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把夫妻双方合到一起写,表明女词人也很理解丈夫此时的心情,是女词人特有的柔婉细腻的风格的具体表现。
C.“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她内心绵绵痛苦的情感,“才”“却”的使用,真切地表现了挥之又来、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
D.词人抒写别愁,不直接倾诉,而是通过环境烘托和感情变化来反映,从“红藕香残”到“花自飘零”烘托相思人的凄凉孤独。
【小题2】清朝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请分析这句诗在全词中的作用。
同类题3
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句七组叠词连用,奠定了全词情感基调,写出了诗人若有所失的状态、孤独寂寞的处境以及凄慘、悲戚的心情。
B.②句意思是说天气忽暖忽寒,身体也就难以适应,诗人以”乍暖"之乐景反衬自己心中难以消除的无限悲哀之情。
C.③句中本欲用以御寒、浇愁的“三杯两盏淡酒”,却连傍晚的冷风都难以抵御,更无法消除内心的无限忧愁了。
D.④句空中飞过的大雁是来自北方的旧时相识,它能够按时南来北往,而诗人却漂流困顿,寄离异乡,更加伤心。
同类题4
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堪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
同类题5
诗歌鉴赏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小题1】对这首词的句意理解与表现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
B.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离愁无法排遣的忧愤。
C.“云中”句虽是词人的主观臆想,却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怀念。
D.“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直接点明了夫妻的恩爱之情。
E. “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花”传达的感情是“青春易逝之花”。
【小题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试作分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李清照(1084-1155)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