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在基于CPS的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各种制造资源基于物联网和服务网,通过价值链横向和纵向的无缝整合,实现社会化协同智能制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已实现小批量、多批次生产,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诞生于上海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B.科技力量雄厚
C.工业历史悠久
D.海陆交通便利
【小题2】工业4.0直接将人、设备与产品实时联通,工厂接受消费者的订单后直接备料生产,下列哪个行业未来受工业4.0冲击最大( )
A.电子商务
B.旅游业
C.餐饮业
D.生物制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19 11:03: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棉纺织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初,棉纺织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劳动力价格低
C.市场广阔
D.技术水平高
【小题2】20世纪90年棉纺织工业由我国上海等沿海城市转移到新疆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新疆交通便利,便于棉纺织品运往内地
B.新疆邻国多,便于棉纺织品出口
C.新疆长绒棉产量高,接近原料产地
D.新疆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同类题2
读图,完成下题。
此类工业将产地选在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原因是( )
A.利用当地丰富的科技人才
B.利用当地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C.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D.利用当地优美洁净的环境
同类题3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的广告语说明,影响瓶装水生产企业布局的主导因( )
A.高品质的水源
B.便捷的运输
C.先进的灌装技术
D.超前的市场营销手段
同类题4
读陕北地区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对比古长城两侧的地势差异,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2)说出图中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3)简述陕北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条件,并说出当地能源对外输送的主要方式。
耐旱杂粮是陕北地区传统的农作物,广种薄收式的经营方式,不仅使农民的经济收益低,而且使该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陕北地区兼顾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建立一批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4)简述陕北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同类题5
初步勘探表明,广西,安徽,辽宁,江西,湖北,江苏,内蒙古硅矿等资源丰富。通常把与太阳能发电系统构成链条关系的产业称为光伏产业。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上游和下游产业,主要优势有
①硅矿储量丰富,生产原料充足 ②科技水平高,人才优势显著 ③土地面积广,地价便宜④硅晶体冶炼所需的水电充足⑤太阳能丰富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小题2】江苏光伏产业发展居全国领先水平,江苏欲将光伏产业链的中游生产转移,下列省区承接该产业区位优势最佳的是
A.广西
B.辽宁
C.安徽
D.湖北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