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
【小题2】甲、乙两地的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面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A.酸雨
B.水污染
C.臭氧层空洞
D.全球变暖
【小题3】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A.铁矿资源缺乏
B.劳动力短缺
C.科技水平较低
D.市场狭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1-09 10:24: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鲁尔工业区部分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70年代后,鲁尔区工业衰落的趋势已十分明显,1987年鲁尔区失业率达到15.1%。鲁尔区出现发展危机的原因主要有
①工业结构单一 ②煤炭资源枯竭 ③新技术的冲击 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小题2】20世纪90年代后,为振兴鲁尔区,图中反映出的具体措施是
①对煤炭、钢铁企业实行集中化改造 ②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③促进经济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减小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2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题2】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B.生产结构十分复杂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环境污染严重
【小题3】德国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机械工业
B.电力工业
C.化学工业
D.煤炭工业
同类题3
下列关于鲁尔区调整工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钢铁、煤炭企业数量
B.扩大单个厂矿生产规模
C.引进高新技术产业
D.就近获得通过港口进口的铁矿石
同类题4
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是各自国家重要的传统工业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本着扬长避短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的原则,两地都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①石油化工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机械工业 ④电子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①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②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节省运输成本
③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 ④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同类题5
读图16“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能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
D.廉价劳动力丰富
【小题2】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A.海洋运输
B.管道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小题3】图示两工业区均有河流流经,但乙区的内河航运发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表形态
B.资源分布
C.城市规模
D.市场需求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