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镇地处珠三角东岸,1979年出现第一家港资企业,许多年轻劳动力“洗脚上田”进厂务工。20世纪80年代起,本地民营中小型企业和各种家庭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建立,2002年毛织企业已有2 000多家,从业人员达10万人。目前,全镇的毛织企业已达到3 000多家,产品50%以上销往国外。大朗早在2005年已鼓励毛织企业进行“机器换人”,逐步引进先进的数控织机替代手摇织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大朗镇毛织业已经形成了生产、辅料、机械、漂染、印花等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成为远近闻名的毛纺名镇。下图为大朗镇区位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第一家港资企业最可能属于( )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 B.资源导向型产业 |
C.资金密集型产业 | D.技术导向型产业 |
【小题2】20世纪80年代,大朗镇发展毛织产业的显著优势是( )
A.著名的侨乡 | B.原料充足 |
C.国家政策支持 | D.地理位置优越 |
【小题3】由大朗镇鼓励毛织企业“机器换人”可知,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 B.市场趋于饱和 |
C.资金不足 | D.产品质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