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2年5月14日,国家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晋西南是该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山西省简图(圆圈内为晋西南地区)。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同与太原1月平均气温差异明显,据图说明其主要原因。
(2)据图分析说明山西省铁路线分布的区位特点。
(3)近几年,晋西南及周边地区有不少农民工返乡创业,试说出其主要原因。下表为2010年山西省工农业产值构成表。

(4)结合图表,指出该省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分别对其农业和工业结构的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7-04 12:16: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涵盖京津冀地区的首都经济圈建设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随着天津港港口的建设和滨海新区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逐步成为国际性集散枢纽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等。

材料二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  河北与京津,面临着同样的缺水困局,却要提供北京81%、天津93%的水。多年来,河北为保证京津水资源供应做出了巨大牺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将推动京津冀在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方面等方面协同发展。
材料四  京津冀的协调发展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的、可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与技术型、服务型产业为主的京津相比,河北省采掘业、重工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优势突出。
(1)从图文材料中找出两条信息,分别对应说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成为化工基地的有利条件。
(2)结合材料三,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通水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所发挥的作用。
(3)根据材料四,说明河北省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焦点问题之一。京津许多原有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适合在当地生存发展。河北省由于其毗邻京津的地理位置,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4)相关专家学者对河北省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持有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
支持的理由:  
反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