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孤寂而又迷惘的心境及对过去的追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3-02 05:12: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朕
皇考
曰伯庸 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B.沛公之
参乘
樊哙者也 参乘:坐在车左侍卫的人。
C.寒蝉凄切,对
长亭
晚 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的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D.余自
束发
,读书轩中 束发:古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同类题2
下面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
B.修禊事也。修禊:古代习俗,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C.期功强近之亲。期: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
D.余自束发。束发:古人成人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同类题3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祭十二郎文》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B.《种树郭橐驼传》一文巧妙地给郭橐驼立传,通过橐驼介绍养树的经验,再 “移之官理”,揭露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C.《后赤壁赋》中化鹤的描写是虚幻的构思,反映出作者欲超尘出世、摆脱尘世烦恼的幻想,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希望在儒家思想中寻求解脱。
D.《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入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名“长短句”“诗余”“乐府”,起于隋,盛于两宋,据结构篇幅有长调、中调、小令之分;据风格有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
B.赋诗中国古代一种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特殊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并借景来抒情或议论,如苏轼的《赤壁赋》。
C.《古诗十九首》,南朝萧统在《文选》中所辑十九首“古诗”,题为《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主要抒写游子矢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国风”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而收录在楚国大诗人屈原的作品集《楚辞》中的代表作《离骚》则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文人多以此为题作诗,或抒发世路艰难的感慨,或表达不畏艰难的精神。
B.《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建康”是南京六朝时的名称,金陵、建业、江宁、石头城、天京等是其别名。
C.秦汉时期以“右”为尊,《张衡传》中称豪门大户为“豪右”,《陈涉世家》中称普通百姓则为“闾左”。
D.《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两句中的“六艺”是一个意思。
相关知识点
李白(701-762)
杜甫(712-770)
白居易(77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