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钢铁工业逐步由煤、铁复合型向临海型转变。读冶炼1吨钢所消耗煤、铁量变化示意图(图甲)、临海型钢铁基地生产流程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包含的促进钢铁工业区位转变的有利因素是(  )
A.原料和燃料消耗量减少、交通便利、技术进步、市场广阔
B.原料和燃料消耗量减少、劳动力充足、农业基础好、市场广阔
C.地价便宜、交通便利、政策优惠、市场广阔
D.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技术进步、市场广阔
【小题2】建材厂临近钢铁基地布局的环境意义是(  )
A.促进就业,提高经济效益
B.减少当地土地破坏,增大环境容量
C.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D.接近原材料产地,降低运输费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1-23 09:19: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山东作为工业大省,碳排放总量居全国第一。因此,如何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以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是山东省日益紧迫的重大课题。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较第一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始终是碳排放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家的研究: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从高到低适中保持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活消费、第一产业”的格局,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贡献率一直保持在89%左右的高水平。

材料二:山东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建设日照大型精品钢基地,是山东钢铁工业区域布局调整的重点。重组后的日照钢铁非常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已建成了煤气综合利用电厂、高炉余压发电,实现了高炉转煤气全部回收利用发电;从德国引进技术,建设超级微粉项目,对水渣进行深加工,产品全部出口。

2000~2012 年山东省三大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及碳排放量统计表

 

年份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城市化水平

(%)

碳排放量(万

吨)

2000

15.2

50.0

34.8

26.8

3405.0

2002

13.5

50.3

36.0

29.0

4052.7

2004

11.8

56.5

31.7

32.2

5734.0

2006

9.8

57.4

32.8

34.4

9708.8

2008

9.7

56.8

33.5

37.6

11120.7

2010

9.2

54.2

36.6

40.3

12966.6

2012

8.6

51.4

40.0

42.0

14454.2

 

(1)简述2000年到2012年山东省三大产业结构特征及变化。
(2)简述城市化过程与碳排放量的关系,并分析影响因素。
(3)山东省日照钢铁基地重组建设大型精品钢基地,分析日照发展精品钢基地的区位条件。
(4)根据上述分析,从工业部门、交通部门和能源供应三方面提出节能减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