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二战”前后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转变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影响钢铁厂区位因素的强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X、Y依次为( )
A.燃料、市场
B.燃料、环境
C.劳动力、市场
D.交通、环境
【小题2】“二战”后至今,下列地域中发展钢铁工业优势与上图相符的是( )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日本太平洋沿岸
D.中国辽中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17 09:23: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意大利新工业区分布于( )
A.中部和东北部地区
B.中部和西北部地区
C.北部地区地区
D.南部地区
同类题2
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数码①是
(国家),该国地形以
为主。②国的重要灌溉水源是
。(3分
(2)③国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西部沿海的
是其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南部则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4分)
(3)图示区域内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国家是
(填代号),原因是
。(5分)
同类题3
读甲、乙两国局部工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甲、乙两工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以传统工业为主
B.都以高科技工业为主
C.都以轻工业为主
D.都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小题2】乙图中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 )
A.有高等院校
B.交通便捷
C.环境优美
D.军事订货多
同类题4
读欧洲部分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该区( )。
A. 资本集中程度高 B. 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C. 生产过程较分散 D. 以高技术工业为主
(2)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乙地区的钢铁工业开始衰落,其原因有( )。
①产钢国增多 ②钢出口国增多 ③钢产品的替代品广泛应用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同类题5
读鲁尔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交通运输状况,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鲁尔区发展的地理条件。
(2)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角度来说,你认为鲁尔区的基础工业和主导工业是什么?
(3)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内部和外部原因是什么?
(4)假如你是鲁尔区行政长官,你将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环境治理等方面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治理鲁尔区?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