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加工出口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利用外资、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扩大对外贸易而设立的以制造、加工或装配出口商品为主的区域,其产品全部或大部供出口,落户企业享受快速通关、保税、免税及退税等诸多优惠。读全球加工出口区(图中黑点)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吸引企业落户加工出口区的主导因素是 ( )
A.政策
B.市场
C.原料
D.土地
【小题2】全球加工出口区的主要区位优势为 ( )
A.交通便利
B.科技水平高
C.矿产丰富
D.劳动力丰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9-27 10:01: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城镇工业布局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计划在该城市建设一个微电子工业基地,最适合布局在A~E地之间的____地,理由是____。
(2)计划在B、D、E、F中选择一个作为钢铁厂的建设用地,_____地最理想,理由是_____。
(3)把化工厂布局在该城市的B地是否合理?_____,理由是_____。
(4)该城市的自来水厂和纺织厂分别适合布局在图中的_____地和_____地。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维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维达纸业集团竹,在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等方面一直处于国内生活用纸行业的领先地位。维达集团创立于1985年,公司总部设在香港,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近年来,维达始终坚持“追求卓越,领导创新,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速度与效益的同步增长”的目标,以品牌为战略核心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推动本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产品的研发及生产流程的技术改造,从而达到不断开发新产品,引导新消费,创造新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
材料二 1997年,维达集团计划扩大生产规模,经慎重考虑最后选址孝感孝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孝南经济开发区位于3 1 6国道复线.目前主要研究.生产、开发、销售各类生活用纸,市场辐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是维达集团在华中地区发展布局的核心。孝南区号称“纸都”,是全国唯一的四大生活用纸企业恒安、维达、中顺、金红叶的齐聚地,也是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唯一授牌的“中国生活用纸生产基地”。
材料三 20年来,维达与孝感携手与共、齐头并进、克服经济下行等多种不利因素影 响,实现了快速发展、互利共赢。维达在孝感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经过5次扩能,生活用纸产能已经达到1 8万吨,纸品年产值近2 0亿元,连续5年税收过亿,成为孝感的纳税大户。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分析孝南区承接维达纸业加工的有利区位条件。
(3)根据材料分析维达产业转移对孝南地区有哪些积极影响?
同类题3
橡胶树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现已布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印度、越南等。泰国从1991年起取代马来西亚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世界最早的橡胶工业中心是()
A.圣保罗
B.里约热内卢
C.巴西利亚
D.玛瑙斯
【小题2】泰国天然橡胶总产量超越马来西亚,主要是因为泰国()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品种优良,单产高
D.种植面积广大
【小题3】在国际市场上,越南天然橡胶价格低于泰国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专业化水平较高
同类题4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吉林省梅河口农民得知国外对松仁产品的需求大,便从附近地区收购松子,加工成松仁出口。本世纪初,随着机械化生产能力的提高,松子加工企业便到全国以及俄罗斯、巴基斯坦收购松子。随着“长满欧”国际班列、“一带一路”战略和“梅河口松子网”的开通或发展,国内各产松子的省份以及众多国家都将其松子运到这里加工,再销往世界各地。梅河口成为世界最大的松子集散地和商品信息交流中心,“梅河价”已经左右世界果仁市场。通过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梅河口发展了松子饮料、保健品等企业。
材料二:下图为吉林省简图。
结合区位条件变化,说明梅河口松子产业的发展过程。
同类题5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跨国公司逐步加大对我国投资。下图为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空间布局演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空间布局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Ⅰ阶段,地区分部布局在中心城市
B.第Ⅱ阶段,子公司向周边城市迁移
C.第Ⅲ阶段,公司总部迁至中心城市
D.第Ⅲ阶段,地区分部集中于中心城市
【小题2】第Ⅱ、Ⅲ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心城市设立研发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地、科技
B.科技、市场
C.市场、政策
D.政策、土地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