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广少孤贫,亲执家苦。长大,随辈入郡为散吏。太守法雄之子真,从家来省其父。真颇知人。会岁终应举,雄敕真助其求才。雄因大会诸吏,真自于牖间密占察之,乃指广以白雄,遂察
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旬月拜尚书郎,五迁尚书仆射。
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
①,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
疏谏。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时,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广复与敞、虔上书驳之,帝不从。时,陈留郡缺职,尚书史敞等荐广。曰:“
窃见尚书仆射胡广,谦虚温雅,博物洽闻,不矜其能,不伐其劳。陈留近郡,今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
广典机事十年,出为济阴太守,以举吏不实免。汉安元年,迁司徒。延熹二年,大将军梁冀诛,广与司徒韩演、司空孙朗坐不卫宫,皆减死一等,夺爵土,免为
庶人。九年,复拜司徒。灵帝立,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复封故国。以病自乞。会蕃被诛,代为太傅,总录如故。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自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礼任甚优,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辄复升。其所辟命,皆天下名士。年八十二,熹平元年薨。
谥文恭侯,拜家一人为郎中。故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人,皆缞绖殡位,自终及葬。汉兴以来,人臣之盛,未尝有也。熹平六年,灵帝思感旧德,乃图画广及太尉黄琼于省内,诏议郎蔡邕为其颂云。
(选自《后汉书·胡广列传》)
注探筹:用抽签方式决定。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 |
B.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 |
C.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 |
D.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 |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
C.庶人,文中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古代也可用“黎首”“黔首”来泛指百姓。 |
D.谥,古代帝王、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广历经清苦,受到太守举荐。胡广少年丧父家中贫穷,后到郡里做散吏,太守法雄之子法真向父亲推举了胡广,于是胡广被推选为孝廉。 |
B.胡广极力劝谏,改变朝中决议。顺帝想立皇后,朝议决定用抽签方式来决定,胡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书劝谏,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
C.胡广护卫不力,被贬成为庶人。延熹二年,大将军梁冀被诛杀,胡广因平叛不力而获罪,免去死罪减罪一等,削除爵位土地,免为庶人。 |
D.胡广历经六帝,死后哀荣备至。胡广在公台任职三十余年,共侍奉六位皇帝,胡广死后,数百官员都穿丧服守在灵枢旁,直至下葬。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见尚书仆射胡广,谦虚温雅,博物洽闻,不矜其能,不伐其劳。
(2)广典机事十年,出为济阴太守,以举吏不实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