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2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哈萨克斯坦(如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材料二:图中甲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该国1 9 97年将首都由甲迁至乙。
(1)分析丙水域渔业资源逐年减少的原因(6分)
(2)简析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8分)
(3)哈萨克斯坦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地生产力水平低,原因主要有哪些?(8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05-30 08:3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人口、稻谷产量、小麦产量、玉米产量、大豆产量占世界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人口占世界比重下降的原因是()
A.我国人口数量下降
B.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世界人口数量下降
D.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
【小题2】四种作物产量占世界比重随时间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大豆
B.小麦
C.玉米
D.稻谷
同类题2
下表所示为我国不同地区某年粮食生产效率。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项目
人力投入量
自然资源效率
人力效率
劳动力
(d/hm
2
)
粮食/耕地
(kg/hm
2
)
粮食/劳动日
(kg/d)
全国平均
199.5
4 377
21.94
西北省份
213.5
2 833
13.86
西南省份
312.3
3 979
12.69
东南省份
169.4
5 665
12.69
东北和新疆
119.4
4 908
42.25
【小题1】表中所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及其原因分别为( )
A.东南省份精耕细作
B.东北和新疆劳动力廉价
C.东南省份科技水平高
D.东北和新疆机械化水平高
【小题2】自然资源效率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相比,其种植业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水热配合好 ②昼夜温差大 ③光照充足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同类题3
下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9分)
(1)AB两地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其商品粮地位明显下降的原因:
(3分)
(2)图中B地区引进外资的主要区位优势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90年代后,B地与A地对比产业升级困难,经济发展减缓,主要是B地较A地在
处于劣势。(3分)
同类题4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下列各图所示区域内。据此回答30-32题。
【小题1】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
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A.150 mm~300 mm
B.300 mm~450 mm
C.450 mm~700 mm
D.700 mm~850 mm
【小题2】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小题3】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同类题5
下图为拉丁美洲某农场景观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农场形态与下图中的经济活动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小题2】这种农业活动的特征有( )
①劳动生产率低 ②资金密集 ③农场规模大 ④种植单一粮食作物 ⑤易遭受生产过剩的风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