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28分)
(1)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8分)
(2)试简述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而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10分)
(3)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10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1-22 09:49: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甲乙两地昼夜相等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大
C.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小题2】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小题3】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同类题2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土壤、光照
D.热量、水源
【小题2】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土壤
D.海陆位置
【小题3】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同类题3
读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最有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
A.科技、劳动力
B.水源、光照
C.热量、土壤
D.光照、温差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宁县在黑龙江省素有“小江南”之称,也是黑龙江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近年来逐步推广“山顶坚果戴帽,中间榛子缠腰,山下木耳环抱”的农业发展模式。下图示意东宁县所在区域位置。
(1)与黑龙江省其它地区相比,东宁热量丰富,请分析其原因。
(2)东宁正在积极推广的农业模式是___________;请分析它的现实意义
同类题5
读我国两农场资料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两农场种植小麦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
A.夏季雨热同期
B.黑土分布广阔
C.春季气温回升
D.气温年较差大
【小题2】与八五一农场相比,海兴农场无水稻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日照时数短
B.降水量少
C.水源条件差
D.有效积温低
【小题3】两农场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特征是
A.生产规模大
B.小农经营
C.商品率低
D.机械化水平低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