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三地表格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三个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情况比较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甲
86
14
20
多
乙
45
55
90
少
丙
8
92
89
少
【小题1】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
B.
C.
D.
【小题2】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3】稳步提高丙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合理措施是
A.调整种植业比重
B.大量使用农药防虫害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建设高质量人工草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7-06 05:47: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江西省千烟洲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依次是( )
A.鱼塘、果园、农田
B.鱼塘、农田、果园
C.农田、鱼塘、果园
D.农田、果园、鱼塘
【小题2】该地形成“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地形
D.气候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板块分布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以非洲为参照)板块运动的方向)。材料二: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
(1)图示板块中,A板块的运动方向是
,D地所在板块属于
(2)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
。
(3)甲地七月份的气候特征是
,成因主要是
。
(4)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属于
,其主要的生产特点是
、
。
(5)乙所在国家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
阶段。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2)简述乙地气候特点,并说明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同类题4
柑橘为喜光植物,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最佳生长温度为23℃至29°C,超过35℃停止生长,-2℃即受冻害。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柑橘主要分布在
A.沿海地区
B.第三级阶梯的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
C.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D.0℃年均温线附近及其以南地区
【小题2】中国古人有“橘生淮北为积”的说法,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因为淮北地区的
A.气候条件
B.水文条件
C.土壤条件
D.地形条件
【小题3】下图为柑橘的示意图。结合上图,据此判断柑橘树应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常绿硬叶林
同类题5
近几年,黑龙江省全面启动建设全国“生态大粮仓”和“绿色大厨房”工程,提出率先建成全国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与“长三角”相比,有利于黑龙江省建成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的条件是 (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地广人稀
D.市场广阔
【小题2】按照“稳面积、调结构、增产量、提品质”的原则,2014年黑龙江重点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水稻等优质粮食生产。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全球变暖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交通改善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