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面两幅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
该区域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9-18 08:26: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德国是欧洲最大经济体,从工业革命时期以后,一直是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先驱,德国河流众多,其中莱茵河纵贯南北。
请回答:
【小题1】莱茵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内河运输行业发展,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归纳该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小题2】指出德国北部农业区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小题3】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的经验,分析大同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后期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同类题2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甲、乙农业带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因素( )
A.降水
B.热量
C.光照
D.市场
【小题2】在我国最适宜种植甲农业带农作物的地区是( )
A.华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华北地区
同类题3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下列各图所示区域内。据此回答30-32题。
【小题1】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
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A.150 mm~300 mm
B.300 mm~450 mm
C.450 mm~700 mm
D.700 mm~850 mm
【小题2】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小题3】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同类题4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小题2】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同类题5
下图中图甲为世界某国地形、河流示意图,图乙为该国A地附近沿海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该国人口超过10亿,自然增长率为1.4%左右。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是其所在大洲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试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原因。
(2)A 地沿海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评价A地沿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3)判断该国人口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