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华南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季风水田农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01 11:04: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R 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水位季节变化十分显著。分析 R 湖水位季节变化大的原因。
(2)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区洪泛区面积广大,洪涝灾害多发。结合地形和水系特点,分析当地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该地区附近是传统的稻米产区,说出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同类题2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代表的农业带是
,数字④代表的农业带是
。
(2)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
, 该处发展乳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
(3)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可以反映出美国的农业布局特点是( )
A.农业地区专门化
B.农业一体化
C.农业高度机械化
D.农业集约化
同类题3
下图甲~丁表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特色,其中表示季风水田农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4
阅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和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甲国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资源较贫乏,常规能源短缺。该国农牧业高度发达,以乳肉畜牧业和家禽饲养业为主,农畜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约65%供出口。
(1)描述甲国地理位置特征。
(2)简要分析甲国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3)为解决能源问题,你认为甲国应重点开发水能还是风能,为什么?
同类题5
下图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高缺粮地区主要分布于________,缺粮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
(2)甲、乙两地同为高余粮地区,试比较两地农业地域的差异。
(3)丙地区虽为高余粮地区,但在农业生产中容易导致________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