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混合农业是指
A.一些地区的农民既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又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B.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
C.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D.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7-13 09:26: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对乳畜业发展有利
B.乳畜业是一种粗放经营的农业地域类型
C.在我国的内蒙古草原可大力发展乳畜业
D.乳畜业的产品是牛奶,主要供应各大、中、小城市
同类题2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作物种植面积及其重心的变化有很大影响,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1980-2010年水稻面积重心路径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图示地区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有
①油菜 ②甘蔗 ③棉花 ④甜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同类题3
图为“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和非洲某地气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国若发展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右图中显示其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水热充足
D.土壤肥沃
【小题2】图中b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小题3】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同类题4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下图为杭州市郊区某“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该园采用能智能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这种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A.提高渔业产量
B.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C.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小题2】与西部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相比,该模式采用小型分散式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不需要跨区域输送
B.靠近消费市场
C.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
D.建设成本低
同类题5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小题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小题2】我国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