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
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从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注] 。免屯军租一年,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府、大同军务久弛,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注] 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岁旱,录上疑狱,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八年致仕,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八》)
(注)墩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詈:责骂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B.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C.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D.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明清两代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故可以年号称之。
B.抚辑,亦作"抚缉",为安抚辑和之意。文中指官员到地方安抚灾民的行为。
C.刑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D.朔望,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在文中,皇帝照顾魏源有足疾,此两日朝见即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源心存正义,勤政爱民。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赋税。
B.魏源颇有作为,深得信任。他成功整治大同、宣府等边务,皇帝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
C.魏源治政有力,却遭弹劾。治边时,请求换掉不称职的官员,却被谏官以临边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为罪名弹劾。
D.魏源勤于政务,他审核上奏疑难案件,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得到了朝廷许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
(2)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01 01:18: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洪字宗道六合人祖政明初以功为汉中百户父璟战死灵璧洪嗣职,调开平。善骑射,遇敌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至斡难河,获人马而还。帝曰:“将才也!”令识其名,进千户。宣德四年命以精骑二百,专巡缴塞上。继命城西猫儿峪,留兵戍之。败寇于红山。
英宗立,尚书王骥言边军怯弱,由训练无人,因言洪能。诏加洪游击将军。洪所部才五百,诏选开平、独石骑兵益之,再进都指挥佥事。时先朝宿将已尽,洪后起,以敢战著名。为人机变敏捷,善出奇捣虚,未尝小挫。虽为偏校,中朝大臣皆知其能,有毁之者,辄为曲护,洪以是得展其才。
洪初败兀良哈兵,执其部长朵栾帖木儿。既代谦任,复败其兵于西凉亭。帝赐敕嘉奖。又宣大总兵官谭广等曰:“此即前寇延绥,为指挥王祯所败者,去若军甚迩,顾不能扑灭,若视洪等愧不?”
从子能、信充左右参将,其子俊为右都督,管三千营。洪自以一门父子官极品,手握重兵,盛满难居,乞休致,请调俊等他镇。帝不许。八月,以疾召还京,逾月卒。颍国公,谥武襄。妾葛氏自经以殉,诏赠淑人。洪久居宣府,御兵严肃,士马精强,为一时边将冠,然未尝专杀。又颇好文学,尝请建学宜府,教诸将子弟。
(节选自《明史·列传六十一》)
【小题1】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洪/字宗道/六合人/祖政明/初以功为汉中百户/父璟/战死灵璧
B.杨洪/字宗道/六合人/祖政/明初以功为汉中/百户父璟/战死灵璧
C.杨洪/字宗道/六合人/祖政/明初以功为汉中百户/父璟/战死灵璧
D.杨洪/字宗道/六合人/祖政明/初以功为汉中/百户父璟/战死灵璧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敕,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词。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
B.古文中有谥号、庙号、年号等词语。文中英宗就是谥号。
C.休致,官员年老退休去职。所谓休致,即将职位还给朝廷的意思。
D.赠,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或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洪继承父职后不仅作战勇敢,屡建战功,而且反应灵敏,常常出奇制胜,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B.杨洪仕途中曾经受到别人的诋毁,但是皇帝始终信任和重用他。
C.杨洪带兵严格,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在边境部队中首屈一指。
D.杨洪的儿子杨能、杨信、杨俊都身居高位,有的就在杨洪手下任职,杨洪曾经请求退休,将儿子调离,皇帝没有答应。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世达,字子成,泾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吏部,历考功、文选郎中,与陆光祖并为尚书所倚。旋移疾归,起督漕运兼巡抚凤阳。黄河南侵,淮安告警,世达请修石堤捍城;宝应汜光湖风涛险恶,岁漂溺,请开越河杀水势。俱报可。迁南京兵部右侍郎。擢南京吏部尚书,就改兵部,参赞机务。
俄召为刑部尚书。中官张德殴人死,世达请置于理,刑科唐尧钦亦言之,德遂属吏。大兴知县王阶坐挞乐舞生下吏,帝密遣两校尉侦之,谳日为巡风主事孙承荣所拒。校尉还奏,帝怒诘世达。世达言侦伺非大体。承荣竟夺俸。东厂太监张鲸有罪,帝曲贷之。世达执奏,帝乃屏鲸于外。驸马都尉侯拱宸仆毙平民抵法,世达请并坐拱宸。乃革其任,命国学肄礼。罪人焦文粲法不当死,帝怒入之。会朝审,命户部尚书宋熏主笔。世达言于熏,薄文粲罪。忤旨,诘问,复据法以对。帝卒不从。时帝燕居多暴怒,近侍屡以非罪死,世达因灾异上书以讽。浙江饥,或请令罪人出粟除罪。世达言:“法不可废,宁赦毋赎。赦则恩出于上,法犹存。赎则力出于下,人滋玩。”识者韪之。改左都御史。兵马指挥何价虐死三人,御史刘思瑜庇之。世达劾奏,帝镌思瑜秩。复劾罢御史韩介等数人。帝深恶言官,下诏申饬,责以挟私报复。世达言:效忠持正者语虽过激心实无他即或心未可知而言不可废并宜容纳惟缄默依阿然后加黜罚则谠言日进邪说渐消报闻。二十一年,与吏部尚书孙垅同主京察,斥政府私人殆尽。其秋,吏部侍郎赵用贤以绝婚事被讦,世达白其无罪。郎中杨应宿、郑材疏诋世达,遂连章乞休去。归七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敏肃。
(节选自《明史.李世达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效忠持正者/语虽过/激心实无/他即或心未可知/而言不可废/并宜容纳/惟缄默依阿/然后加黜罚/则谠言日进/邪说渐消/
B.效忠持正者/语虽过激/心实无他/即或心未可知/而言不可废/并宜容纳/惟缄默依阿/然后加黜罚/则谠言日进/邪说渐消/
C.效忠持正者/语虽过激/心实无他/即或心未可/知而言不可废/并宜容纳/惟缄默依阿然/后加黜罚/则谠言日进/邪说渐消/
D.效忠持正者语/虽过激/心实无他/即或心未可知/而言不可废/并宜容纳/惟缄默依阿/然后加黜罚/则谠言日进/邪说渐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功,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隋代设置考功郎,掌官吏考课之事,历代沿袭之。
B.中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也可指专供皇帝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宦官,本文指宦官。
C.国学,本文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为基础,涵盖经学、玄学、道学、理学等内容的文化、学术体系。
D.京察,明代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规定六年举行一次,清代改为三年,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世达能力出众,为民谋利。在吏部任职时他就受到尚书的倚重。在督察漕运兼凤阳巡抚期间,他修河堤、防黄河水患以保卫淮安,因此受到皇帝赏识。
B.李世达秉公执法,不惧权贵。任刑部尚书时,他不顾皇帝的偏袒,执意将犯罪的东厂太监张鲸交给司法官吏处治,驸马都尉侯拱宸也受他弹劾被革职。
C.李世达善于进谏,识见深远。皇帝容易暴怒,经常无故处死侍从,李世达趁着灾异上奏讽谏。对于让罪犯捐粟免罪的建议,他认为这会破坏法律的威严。
D.李世达为人仗义,一心为公。吏部侍郎赵用贤因拒绝婚事遭人攻击,李世达为他辩白;李世达与吏部尚书孙垅主持京察时,将官府中的私人几乎驱除干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宝应汜光湖风涛险恶,岁漂溺,请开越河杀水势。俱报可。
(2)世达言于熏,薄文粲罪。忤旨,诘问,复据法以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阉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贷 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之 当:承担。
C.至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之籍     著:彰显。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是时青宫旧阉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阉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阉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阉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折,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小题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铭,御史。杰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隆庆元年,巡抚畿辅。冬,寇大入永平,疏请蠲被掠地徭赋,且言:“比年罚行于文臣而废于武弁,及于主帅而略于偏裨,请饬法以振国威。”俱报可。已,劾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观望,寇退则断死者报首功,又夺辽东将士棒槌崖战绩,帝敕焘、随卿还籍听勘。诏遣中官李祐督苏、杭织造。杰言:“登极诏书罢织造甫一年,敕使复遣,非画一之政。且内臣专恣,有司剥下奉之,损圣德非小。”帝终不听。驾幸南海子,命京营诸军尽从。徐阶、杨博等谏,不听,杰复争之,卒不从。刑部侍郎洪朝选以拾遗罢,上疏自辨,杰等劾其违制,遂削职。以尝论高拱非宰辅器,为所嫉。及拱再召,杰遂请急去。十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以督诸将击敌,录一子官。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习以为常。督抚诸臣庇之,杰独不与比。帝谓成梁前功皆由巡按勘报,卒置成梁等不问,而心以杰为不欺。旋就进右副都御史。日本陷朝鲜,朝鲜王避难将入辽,杰请择境外善地处之,且周给其从官、卫士,报可。寻迁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召理戎政,进右都御史。日本封贡议起,杰曰:“平秀吉罪不胜诛,顾加以爵命,荒外闻之,谓中朝无人。”议不合,徙南京户部尚书。移疾归。起南京工部尚书。就改兵部,参赞机务。卒官。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明史·郝杰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B.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C.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人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D.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人:官职名。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明代设置行人司,掌管传旨、册封、抚谕等事。
B.移疾:意为旧时官员上书称病,是居官者请求辞官的委婉说法。相同的说法还有“移病”、“托疾”。
C.畿辅:畿,取其“京畿”一词中的含义;辅,相当于汉代所说的“三辅”之地。合指京都附近的地区。
D.赠:文中指赐给死者官爵。帝王或大臣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赐予其相应的称号,为“赠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郝杰爱护百姓,敢于为民请命。贼寇入侵永平,他上书请求免除被劫掠地区百姓的徭役和赋税,并得到了皇帝的应允。
B.郝杰屡有谏言,但不为皇帝采纳。他认为恢复织造,是前后不一的政令;他反对皇帝命京营各军护驾至南海子,但都未被听从。
C.郝杰正直耿介,弹劾有罪之人。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消极抗敌,贪取功劳,郝杰上书弹劾,使二者受到应有的惩处。
D.郝杰对待邻国,态度迥然不同。对避难的朝鲜王,郝杰建议朝廷善待他;对日本想要受封和朝贡的请求,他则认为应该拒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尝论高拱非宰辅器,为所嫉。及拱再召,杰遂请急去。
(2)杰请择境外善地处之,且周给其从官、卫士,报可。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清军御史李立勾军暴,同知张徽承立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钟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属县逋赋四年,凡七百六十余万石。钟请量折以钞,为部议所格,然自是颇蠲减。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钟之后李从智、硃胜相继知苏州,咸奉敕从事,然敕书委寄不如钟矣。

《明史·卷一六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B.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C.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D.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小题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视事:指旧时官吏到职办公。
B.户部:中国古代署名,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刑罚等事,是六部之一。
C.中使:指宫中派出的使者。
D.秩满:指官吏的俸禄很多。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古代官职级别。
【小题3】下列对文中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德五年,况钟得到尚书吕震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
B.苏州、松江曾经赋税繁重,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
C.况钟虽然出身于武将,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
D.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之前任苏州知府的都不能像他一样。
【小题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
(2)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