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隋大业末,刘武周乱,以为偏将。与宋金刚袭破(唐)永安王孝基,执独孤怀恩等。武德二年,秦王战柏壁,金刚败奔突厥,敬德合余众守介休。王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谕之,乃与寻相举地降,从击王世充。会寻相叛,诸将疑敬德且乱,囚之。屈突通等曰:“敬德慓敢,今执之,猜贰已结,不即杀,后悔无及也。”王曰:“不然。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者耶?”释之,引见卧内,曰:“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我终不以谗害良士。”因赐之金,曰:“必欲去,以为汝资。”是日猎榆窠,会世充自将兵数万来战。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大败之。王顾曰:“比众人意公必叛,我独保无它,何相报速耶?”

窦建德营板渚,王命李勣等为伏,亲挟弓,令敬德执矟,略其垒,大呼致师。建德兵出,乃稍引却,杀数十人,众益进。伏发,大破之。时世充兄子琬使于建德,乘隋帝厩马,铠甲华整,出入军中以夸众。王望见,问:“谁可取者?”敬德请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驰往,禽琬,引其马以归,贼不敢动。

隐太子尝以书招之,赠金皿一车。辞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今于殿下无功,其敢当赐?若私许,则怀二心,徇利弃忠,殿下亦焉用之哉?”太子怒而止。敬德以闻,王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然恐非自安计。”巢王果遣壮士刺之。敬德开门安卧,贼至,不敢入。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

(玄武门之变后)王为皇太子。时坐隐、巢者百余家,将尽没入之。敬德曰:“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由是普原。

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眇。太宗不怿,罢,召让曰:“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敬德顿首谢。

显庆三年卒,年七十四。谥“忠武”。

 (选自《新唐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翼王出,率兵还战  翼:掩护
B.亲挟弓,令敬德执矟,略其垒   略:攻打
C.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     班:排列
D.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 怪:怪罪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尉迟敬德作战勇猛,曾打败过唐军。归顺秦王后有人怀疑他谋反,将他抓了起来,要杀他。秦王不仅下令放了他,还送给他一些金银。
B.尉迟敬德将隐太子收买自己的事告诉了秦王,秦王断定对方不会就此罢休。果然后来又发生了尉迟敬德被人行刺和遭诬陷等事情。
C.尉迟敬德自恃功高,在一次侍宴时为了座次而大打出手,惹得唐太宗十分不满,事后对其进行了重重的责罚。
D.这篇文章通过救王驾、擒王琬、拒收买、闹御宴等情节,多角度来表现人物性格,将尉迟敬德这一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活。
【小题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者耶?
(2)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0 06:0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注①梠:野果。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禄山陷京师 陷:攻陷
B.信者效其忠 效:效仿
C.自棹舟迎甫而还   自:亲自
D.官盛则近谀 盛:大、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谒肃宗于彭原郡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严挺之乃有此儿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与田畯野老相狎荡   是谁之过与
D.既至而可适卒 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A.一夕而卒于耒阳
B.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
C.谋动干戈于邦内
D.中之以孝悌之义
【小题4】下列文中加点词语及课本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如“天宝”。
B.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古代常以“布衣”称百姓或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今天仍有人学习这六艺。
D.“旬”是计时间的单位,一旬就是十天,在我国古代,一旬还可以指十年。
【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2)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高祖太穆顺圣皇后窦氏,京兆平陵人。父毅,在周为上柱国,尚武帝姊襄阳长公主,入隋为定州总管、神武公。
后生,发垂过颈,三岁与身等。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武帝爱之,养宫中,异它甥。时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尚幼,密谏曰:“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则江南、关东不吾梗。”武帝嘉纳。及崩,哀毁同所生。闻隋高祖受禅,自投床下,曰:“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祸。”毅遽掩其口,曰:“毋妄言,赤吾族!”常谓长公主曰:“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何可妄与人?”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于帝。
始,元贞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辨也。崩于涿郡,年四十五。
帝在炀帝时,多畜善马,后见曰:“上性乐此,盍以献?徒留之速罪,无益也。”不听,顷里坐谴。帝后见隋政乱,多妄诛殛,乃为自安计,数奏鹰犬异驹,炀帝果喜,擢位将军。因泣谓诸子曰:“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帝有天下,诏即所葬园为寿安陵,谥曰穆。及祔献陵,尊为太穆皇后。
(《新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B.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C.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闻数十/皆不台。
D.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氏: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称号。
B.《女诫》:《女诫》是东汉班昭写的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家训,论述了女子在“夫家”需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即对丈夫敬顺、对舅姑曲从和对叔妹和顺。
C.崩:古代一般称帝王、皇后和皇太后等人的死为“驾崩”或“崩”。死,在古汉语里也是有等级的,如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等等。
D.擢:擢,提拔之意。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都有一些特定的词语,如“除”指拜官授职,“黜”指免去官职,“乞骸骨”指官员在任期间去世之后家人求回尸首。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高祖的皇后窦氏的母亲是北周公主,窦氏出生时就与众不同,发长过颈。长大后才学不凡,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B.窦氏嫁给唐高祖后,对长辈十分孝顺。就连其他媳妇都敬而远之的元贞太后,窦氏照顾起来也是衣不解带,尽心尽力。
C.窦氏有才学,有思想,也擅长著文表达,写过一些规劝告诫的文章。有人将她写的文章和高祖的文章放在一起,旁人就无从分辨。
D.窦氏机敏,看到高祖养了不少良马,就劝他献给炀帝去投其所好以避祸,但高祖没有听从而遭贬谪,后来通过献鹰献马才得到重用,就后悔流泪告知儿子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
(2)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凝,字成庶,绛州人。少孤,依其舅宰相郑肃,肃命儿与凝约为师友。举明经、进士,皆中。尝著《京城六岗铭》,为文士所称。历台省,浸知名,擢累礼部侍郎不阿权近,权豪请托不行,因而衔之,出为商州刺史。驿道所出,吏破产不能给,而州有冶赋羡银,可以优州之吏奉。凝不取,则以市马,故无横扰,人皆慰悦。僖宗立,召为兵部侍郎。坐举非其人,以秘书监分司东都。咸通中,凝两佐宣城使幕,备究人之利病,涤除积弊,民俗阜康。王仙芝之党屠至德,势益张,凝遣牙将孟琢助池州守。贼益兵来攻,实欲袭南陵,凝遣樊俦以舟师扼青阳,俦违令,轻与贼战,不胜,凝斩以徇。诸将闻,皆股栗,以死缀贼,贼不能进。时江南环境为盗区,凝以强弩据采石矶,张疑帜,遣别将马颖解和州之围。明年,贼大至,都将王涓自永阳赴敌,凝大宴,谓涓曰:“贼席胜而骄,可持重待之,慎毋战。”涓意锐,日趋四,至南陵,未食即阵,死焉。监军收余卒数千,还走城,沮留无去意,卒又恣横不能禁。凝让曰:“吏捕蝗者,不胜而仰食于民,则率暴以济灾也。今兵不能捍敌,又恣之犯民生业,何以称朝廷待将军意?”监军词屈,趣亲吏入民舍夺马,凝乘门望见,麾左右捕取杀之,由是不敢留。贼乘胜而来,守有备。贼急攻数月,御备力殚。会大星直寝庭坠,术家言宜上报疾不视事以辟祸,凝曰:“东南,国有所出,而宣州为大府,吾规脱祸可矣,顾一方何赖哉?誓与城相存亡!”吏民请曰:“贼之凶势不可当,愿尚书归款退之,惧覆尚书家族。”王凝曰:“人皆有族,予岂独全?”既而贼退去。未几,卒,年五十八,赠吏部尚书,曰贞。

(节选自《新唐书·王凝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非其人 坐:因……而获罪
B.贼兵来攻 益:增加
C.凝斩以 徇:徇私
D.未食即,死焉   阵:上阵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意为“明于经术”,唐朝时指以经义所取之士,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B.“侍郎”是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首。
C.“舍”,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日趋四舍”为“一天急赶一百二十里”。
D.“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褒贬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凝颇有文才,官位多次升迁。王凝在科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写的文章被当时文士称誉,后来名声逐渐传播,经多次升迁后担任朝廷重要官职。
B.王凝清廉自守,羡银用之有道。驿道支出巨大,虽然州里有从冶炼征收的盈余税钱来改善州里官员收入,但王凝用之于公,以羡银购买马匹供给驿馆。
C.王凝治军从严,严惩违纪军士。王涓的残部放纵蛮横,王凝对此严厉责备,监军无话可说,后来监军让士兵抢百姓马匹,王凝查明真相,并予以严惩。
D.王凝顾全大局,不避个人危险。贼兵进攻数月,形势严峻,王凝决心守城到底,吏民请求归顺以退贼兵,以免贼兵覆灭王凝家族,王凝谢绝吏民请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阿权近,权豪请托不行,因而衔之,出为商州刺史。
(2)今兵不能捍敌,又恣之犯民生业,何以称朝廷待将军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第”是科举考试录取考选进士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服除”是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亲族中,按五服制度,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
C.“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可称“追赠”。
D.“谥号”是古代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平民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知古才能卓著,仕途顺利。他曾先后以著作郎和黄门侍郎的身份编修国史;考中进士后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职。
B.魏知古为人耿直,敢于进谏。他针对给公主造道观而劳民伤财一事两次进谏;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时,献诗婉言规劝,但也称颂了皇帝的政绩。
C.魏知古忠于朝廷,敢于揭发。魏知古得知窦怀贞等将阴谋乱国,就秘密地揭发了他们的阴谋,终使窦怀贞被杀,他被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
D.魏知古深受赏识,屡受封赏。他先因皇上赞赏他耿直而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后在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封地、财物的赏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2)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让能,咸通十四年登进士第,释褐咸阳尉。宰相王铎镇汴,奏为推官。入为长安尉、集贤校理。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入为监察。牛蔚镇兴元,奏为节度判官。
黄巢犯京师,奔赴行在,拜礼部郎中、史馆修撰。寻以本官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谢日,面赐金紫之服,寻召充翰林学士。上在蜀,关东用兵,征发招怀,书诏云委。让能词才敏速,笔无点窜,动中事机,僖宗嘉之,累迁户部侍郎。从驾还京,加礼部尚书,进阶银青光禄大夫,封建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沙陀逼京师,僖宗仓皇出幸。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驾在凤翔,朱玫兵遽至;僖宗急幸宝鸡,近臣唯让能独从。翌日。孔纬等六七人至。邠师攻关,帝幸梁、汉,栈道为石协所毁,崎岖险阻之间,不离左右。帝顾谓之曰:“朕之失道,再致播迁。险难之中,卿常在侧,古所谓忠于所事,卿无负矣!”让能谢曰:“臣家世历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捍牧圉,臣之幸也。”至褒中,加金紫光禄大夫,改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时朱玫立襄王称制,天下牧伯附之者十六七,贡赋殆绝。朝士才十数人,行帑(tǎng,府库)无寸金,廪无颗粒,卫兵不宿饱。帝垂泣侧席,无如之何。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京师平,特进、中书侍郎,兵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进封襄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驾在凤翔,李昌符作乱,倏然变起,让能单步入侍。时朝臣受伪署者众,法司请行极法,以戒事君。让能固争之,获全者十七八。
(选自《旧唐书·杜让能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B.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C.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D.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谓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文中指考中进士后授官。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六部还包括吏、礼、兵、刑、工。
C.“拜、迁、进阶、兼”这几个词都表示官职的提升。
D.食邑,文中指中国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让能对皇上十分忠诚。沙陀军进犯京城,僖宗仓皇离京出走,让能听到发生祸变就出宫随驾;后来皇上逃离凤翔前往宝鸡,他也始终不离左右。
B.杜让能有谦逊精神。皇上想要晋升杜让能为金紫光禄大夫,让能谦让地说自己家世代蒙受国家优厚恩惠,婉言拒绝了皇上的赏赐。
C.杜让能镇定地面对危局。朱玫拥立襄王行使皇帝权力时,朝廷官员大都归附,僖宗皇帝束手无策,让能镇定地提出对策,最终解决了危机。
D.杜让能敢于提不同意见。当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奏请皇帝对接受伪朝委任的人处以极刑来警诫官员时,让能坚决力争,使其中大部分的人得以保全。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
②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
③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④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