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当地“谷物带”之称。读图,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气候角度分析,阴影部分成为该地“谷物带”的区位优势在于( )
A.气温年较差大,利于谷物养分积累
B.全年高温多雨,农业生产不受季节限制
C.湿季多雨,作物生长季节水热充足
D.气候温和,便于农民进行生产活动
【小题2】关于该区域“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说法,可信的是()
A.地势低平是最大优势
B.茂密的热带雨林的阻隔是不利条件
C.可以改良耕作制度
D.地广人稀是有利的区位条件
【小题3】近年来,该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采用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的做法,此举可以( )
A.增加农作物的熟制,提高农业产值
B.耕作业和畜牧交替,避免农田生态退化
C.改革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市场的适应性
D.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减轻农民劳动负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03 11:05: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2016年3月15日,应越南政府请求,我国云南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开闸放水,当日下泄水流量达到2 190 m3/s。澜沧江—湄公河是流经六国的国际性河流,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如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
(1)分析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的原因。
(2)分析这次旱情对湄公河下游河段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3)湄公河下游是世界著名的粮仓,简述其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国际性河流澜沧江—湄公河,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该流域的水能?
同类题2
读2011年3月公布的“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农业七大主产区图。农业发展过程中,“七大主产区”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植被破坏
B.长江流域:水旱灾害——季风气候
C.东北平原:土地沙漠化——过度农垦
D.甘肃新疆: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
同类题3
近年来,云南昆明地区农业生产发生了较大变化,该区主打花卉和烟草。下图为昆明附近产业转化的构思,Ⅰ表示烟草业的变化,Ⅱ表示花卉业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该区域主打花卉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发展花卉业的基地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解决保鲜、开发新品种等问题,从而使花卉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最重要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产业转化的意义有 (双选)( )
A.降低运输成本
B.使卷烟的产量增加
C.既有益于生态,又美化生活
D.消除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同类题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附近地区的气温______(高、低),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图中E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属于地质构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F地重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区种植该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4)图中G所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对此工业基地发展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同类题5
读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海峡冬季的主导风向是_______,该海峡沿岸太阳辐射较强的季节是________。
(2)结合消费习惯,丙北部地区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农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丙为德国鲁尔区,该工业区重工业为主,得益于_____资源(矿产)丰富。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而走向衰弱,为了振兴鲁尔区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和_____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为减轻鲁尔区的环境污染将_______工业迁出。
(4)从气候角度分析乙地水果生产的有利条件。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