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在适温(22~25 ℃)、适湿(70%~90%)、富氧、多散射光的环境下方可生长发育良好,是营养滋补佳品。四川通江县是段木银耳发源地,有“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的说法,产耳历史悠久,生产过程是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售价每斤在数百至数千元不等。通江银耳选用7~8年树龄青杠树截成1米木段栽培,不能重复使用,生产周期为每年3~9月,主要出耳时间为每年6~8月,整个生产过程主要依靠劳动力。
代料银耳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麦皮、米糠、石膏等辅料,进行室内瓶栽或袋栽。代料栽培银耳从接种至采收,约需35~40天,可采收2~4批,生长周期为60天左右,全年除高温季节外均可生产,售价每斤几十元。代料银耳随着栽培技术日益成熟,种植区域在全国各地扩散开且生产规模逐年增长。福建古田是中国最大的银耳产地。下图示意通江县在四川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