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在适温(22~25 ℃)、适湿(70%~90%)、富氧、多散射光的环境下方可生长发育良好,是营养滋补佳品。四川通江县是段木银耳发源地,有“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的说法,产耳历史悠久,生产过程是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售价每斤在数百至数千元不等。通江银耳选用7~8年树龄青杠树截成1米木段栽培,不能重复使用,生产周期为每年3~9月,主要出耳时间为每年6~8月,整个生产过程主要依靠劳动力。

代料银耳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麦皮、米糠、石膏等辅料,进行室内瓶栽或袋栽。代料栽培银耳从接种至采收,约需35~40天,可采收2~4批,生长周期为60天左右,全年除高温季节外均可生产,售价每斤几十元。代料银耳随着栽培技术日益成熟,种植区域在全国各地扩散开且生产规模逐年增长。福建古田是中国最大的银耳产地。下图示意通江县在四川的位置。


(1)根据材料分析通江银耳质优价高的原因。
(2)与通江段木银耳相比,分析代料银耳生产存在的合理性。
(3)鉴于通江银耳的经济效益高,有人提议扩大生产规模,你是否同意?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4)目前通江银耳产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请你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10-17 01:22: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响水大米,大米中的战斗机”,明、清时代为"皇粮"、"御米",其生长在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上。石板上土壤的厚度约为10-30厘米,灌溉水源来自亚洲最大的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水质纯净、无污染。由于石板地的石板在白天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在夜晚又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出来,使石板地的地温,水温比一般的稻田高出了2—3摄氏度左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用响水大米做饭,汤似鲜乳,米如油注,香味袭人。响水大米品质好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A.东北有肥沃的黑土B.石板地昼夜温差大
C.灌溉水源好,好水出好米D.经历代选育,稻谷品种好
【小题2】响水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熔岩台地面积达二百多平方公里。限制响水大米种植范围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特殊的地质和土壤环境—“石板地”面积有限
B.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策—限制其他地方种植响水稻米
C.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防止优质水稻种子资源流失
D.响水大米只适宜当地的气候与土壤环境,其他地方引种质量较差,产量低
【小题3】我国是稻米的原产地,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下列做法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是
A.到非洲等地境外屯田,增加粮食产量B.大幅度提高种粮补贴
C.提高复种指数,地尽其利D.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