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适宜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生长,具有良好的抗寒、抗旱、耐盐碱特性:被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联合国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热销于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价格高昂。近年我国山西、甘肃等地引种藜麦,尝试规模化种植。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区域种植藜麦的优势气候条件。
(2)简析图示区域种植藜麦产量低的原因。
(3)说明甘肃省引种藜麦应采取的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30 12:11: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某村庄原来低于25°的坡地(65hm
2
)全部栽种黄烟,大于25°以上的坡地开垦了10hm
2
玉米田。近年来,该村庄为了继续陡坡耕地种植,逐步推广了等高固氧植物篱技术,每隔4m沿等高线高密度种植双行生长快、耐刈割、萌蘖力强的木本固氧植物,农作物及其他经济植物种植在篱间带上;当植物篱长至1cm左右时,从距地面30—50cm处刈割。下图示意该村庄目前植物篱模式下农业发展流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村庄陡坡耕地需要继续种植的原因是
A.科技进步,农业受自然条件制约减弱
B.气候温热多雨,洪涝灾害频繁
C.可耕作土地不足,难以满足农业需求
D.畜牧业规模缩小,饲料需求减少
【小题2】推广等高固氧植物篱技术的影响是
A.植物篱与农作物争光,作物产量和生活燃料供应减少
B.25°以下坡耕地直接土地产出效益明显增加
C.坡耕地稳定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带动畜牧业发展
D.水土流失减弱,培肥作用增强,土壤肥力上升
同类题2
根据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B.亚麻----棉花---桑蚕丝---剑麻
C.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小题2】塔里木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A.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
B.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
C.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
D.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
【小题3】影响内蒙古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
B.气候
C.灌溉水源
D.地形
同类题3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海南岛丝瓜寒害危险性分布示意图。
指出海南岛丝瓜寒害危险性的空间总体分布特点及原因。
同类题4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区是我国
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
。乙地区是我国
地区,该地区在开发早期不利的条件是
;
。
(2)乙地区淡水养殖业、水产品加工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是( )
A.气候条件优越
B.原料不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能源充足
(3)甲地区粮食产量虽然比乙地区低,但粮食的商品率却比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4)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乙地与甲地相比,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同类题5
攀枝花(见图)芒果种植在海拔1400m左右的河谷坡地,成熟期晚(9~11月),品质佳。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攀枝花芒果晚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②气候干旱③海拔较高④技术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小题2】攀枝花芒果品质佳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水分充足
B.地形阻挡,冻害少
C.河谷干热,光热充足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