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许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隋礼部侍郎善心子也。其先自高阳南渡,世仕江左。敬宗幼善属文,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俄直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武德初,赤牒拟涟州别驾。贞观八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国史,迁中书舍人。十年,文德皇后崩,百官缞绖,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异,众或指之,敬宗见而大笑,为御史所劾,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马。十七年,以修《武德》、《贞观实录》成,封高阳县,赐物八百段,权检校黄门侍郎。高宗嗣位,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敬宗嫁女与蛮酋冯盎之子,多纳金宝,为有司所劾,左授郑州刺史。永徽三年,入为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六年,复拜礼部尚书,高宗将废皇后王氏而立武昭仪,敬宗特赞成其计。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并直言忤旨,敬宗与李义府潜加诬构,并流死于岭外。显庆元年,加太子宾客,寻册拜侍中,监修国史。初,虞世基与敬宗父善心同为宇文化及所害,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曰:“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人以为口实,敬宗深衔之,及为德彝立传,盛加其罪恶。敬宗嫁女与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本皇家隶人,敬宗贪财与婚,乃为九陇曲叙门阀,妄加功绩,并升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同卷。敬宗为子娶尉迟宝琳孙女为妻,多得赂遗,及作宝琳父敬德传,悉为隐诸过咎。太宗作《威凤赋》以赐长孙无忌,敬宗改云赐敬德。白州人庞孝泰,蛮酋凡品,率兵从征高丽,贼知其懦,袭破之。敬宗又纳其宝货,称孝泰频破贼徒,斩获数万。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敬宗又辄以己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咸亨元年,抗表乞骸骨,诏听致仕,仍加特进,俸禄如旧。三年,年八十一。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敬宗又辄以己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
B.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敬宗又辄以己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
C.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敬宗又辄以己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
D.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敬宗又辄以己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左”,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B.“男”,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中的一个等级。《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男、子,凡五等”,“男”属于第四等爵位。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泛指官吏,本处指有关官员。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敬宗不守礼制,轻薄张扬。在文德皇后去世,文武百官守丧期间,许敬宗竟然当众取笑欧阳询,轻谩礼法,被降职为洪州都督府司马。
B.许敬宗位高权重,贪图利禄。许敬宗代为礼部尚书时,将女儿嫁给了蛮族酋长冯盎的儿子,收受很多财物。后来他又把女儿嫁给出身高贵的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其目的还是为了钱财。
C.许敬宗陷害忠良,助纣为虐。高宗要废掉皇后王氏以武氏取代她,许敬宗竟然赞成其计。
D.许敬宗身为史官,歪曲事实。许敬宗作《敬德传》时,对其过咎回护隐饰,又把太宗赐给长孙无忌的《威凤赋》擅自写成赐给敬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并直言忤旨,敬宗与李义府潜加诬构,并流死于岭外。
(2)人以为口实,敬宗深衔之,及为德彝立传,盛加其罪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23 01:40: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奇,字修奇,河北人也。少孤贫,而奉母至孝。龆祇聪识,有夙成之美。性气刚亮,与俗不群。爱玩经典,博通坟籍,常非马融、郑玄解经失旨,志在著述《五经》。始注《孝经》、《论语》, 颇传于世,为缙绅所称。
与河间邢祐同召赴京。时秘书省游雅素闻其名,始颇好之, 引入秘省,欲授以史职。后与奇论典诰及《诗》《书》,雅赞扶马郑。至于《易·讼卦》“天与水违行”,雅曰:”自葱岭以西,水皆西流,推此而言,《易》之所及自葱岭以东耳?”奇曰:“《易》理绵广,包含宇宙。如公所言,自葱岭以西,岂东向望天哉?”奇执义非雅每如此类终不苟从雅性护短因以为嫌先是敕以奇付雅令铨补秘书。雅既恶之,遂不复叙用焉。
奇冗散数年,高允每嘉其远致,称奇通识,非凡学所窥。允微劝雅曰:“君朝望具瞻,何为与野儒辩简牍章句?”雅谓允有私于奇,曰:“君宁党小人也!”乃取奇注《论语》、《孝经》,焚于坑内。
奇曰:“公贵人,不乏樵薪,何乃燃奇《论语》?”雅愈怒,因告京师后生,不听传授。而奇无降志,亦评雅之失。雅制昭皇太后碑文,论后名字之美,比谕前魏之甄后。奇刺发其非,遂闻于上。诏下司徒检对碑史事,乃郭后,雅有屈焉。
有人为谤书,多怨时之言,颇称奇不得志。雅乃讽在事云:“此书言奇不遂,当是奇假人为之。如依律文,造谤书者皆及孥戮。”遂抵奇罪。时司徒、平原王陆丽知奇见枉,惜其才学,故得迁延经年,冀得宽宥。但执以狱成,竟致大戮,遂及其家。奇于《易》尤长。在狱尝自筮卦,未及成,乃揽破而叹曰:“吾不度来年冬季!”及奇受害,如其所占。
(节选自……)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奇执义非 / 雅每如此 / 类终不苟从雅 / 性护短 / 因以为嫌 / 先是敕以奇付雅 / 令铨补秘书
B.奇执义非雅 / 每如此类 / 终不苟从雅 / 性护短 / 因以为嫌 / 先是敕以奇付雅 / 令铨补秘书
C.奇执义非雅 / 每如此类 / 终不苟从 / 雅性护短 / 因以为嫌 / 先是敕以奇付 / 雅令铨补秘书
D.奇执义非雅 / 每如此类 / 终不苟从 / 雅性护短 / 因以为嫌 / 先是敕以奇付雅 / 令铨补秘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龆龀,垂髫换齿之时,指童年。一般还有女子十三四岁可称豆蔻,十八岁叫及笄。
B.缙绅,笏板插在大带间,引申为士大夫的代称。绅,士大夫腰间束的大带。
C.《孝经》,儒家十三经之一,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D.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碑文的体裁有文、铭、序,是专为刻碑而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奇孝顺聪颖,博通经史。少年时家境贫困但事母至孝,立志给《五经》笺注,被缙绅赞赏。
B.陈奇性格刚强,不和流俗。尽管游雅身居要职,但他秉持义理,在对《易经》的理解上坚持己见。
C.陈奇据理力争,毫不退缩。游雅焚烧了他注解的《论语》,陈奇义愤填膺,质问游雅,使游雅更加愤怒。
D.陈奇坚守是非曲直,擅长《易经》。他指出游雅碑文的错误,被冤后预测到自己会遭不测。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奇冗散数年,高允每嘉其远致,称奇通识,非凡学所窥。
(2)此书言奇不遂,当是奇假人为之。如依律文,造谤书者皆及孥戮。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彦昭者,甘州张掖人也。父武孟,初以驰骋佃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佃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撰《河西人物志》十卷。

彦昭少以文辞知名。中宗时,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充修文馆学士。景龙四年,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赞普,中宗命彦昭为使,彦昭以既充外使,恐失其宠,殊不悦。司农卿赵履温私谓曰:“公,国之宰辅,而为一介之使,不亦鄙乎?”彦昭曰:“计将安出?”履温因为阴托安乐公主密奏留之,中宗乃遣左骁卫大将军杨矩代彦昭而往。

睿宗时,出为凉州都督,为政清严,将士以下皆动足股栗。又为宋州刺史,入为吏部侍郎,又为刑部尚书、关内道持节巡边使、检校左御史台大夫。

彦昭素与郭元振、张说友善。及萧至忠等伏诛,元振、说等称彦昭先尝密图其事,乃以功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赐实封一百户。殿中侍御史郭震奏:“彦昭以女巫赵五娘左道乱常,托为诸姑,潜相影援。既因提挈,乃践台阶。驱车造门,著妇人之服;携妻就谒,申犹子之情。于时南宪直臣,劾以霜宪,暂加微贬,旋登宠秩。同恶相济,一至于此。乾坤交泰,宇宙再清,不加贬削,法将安措?请付紫微黄门,准法处分。”俄而姚崇入相,甚恶彦昭之为人,由是累贬江州别驾,卒。

(节选自《旧唐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获肥鲜/ 以遗母/ 母泣曰/ 汝不读书而佃猎/ 如是/ 吾无望矣/ 竟不食其膳
B.尝获肥/ 鲜以遗母/ 母泣曰/ 汝不读书/ 而佃猎如是/ 吾无望矣/ 竟不食其膳
C.尝获肥鲜/ 以遗母/ 母泣曰/ 汝不读书/ 而佃猎如/ 是吾无望矣/ 竟不食其膳
D.尝获肥鲜/ 以遗母/ 母泣曰/ 汝不读书而佃猎如/ 是吾无望矣/ 竟不食/ 其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史:按经史子集的图书分类,经部包括儒家经典和文字学方面的书籍,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
B.累迁:“迁”指官职的调动,既可以是升职,也可以是贬官,“左迁”指升职,“累迁”则是指多次升职。
C.吏部:古代“三省六部”制中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D.实封: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虚封之国并无疆土,封户亦徒有虚名;只有实封,才能享有所得封户之租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武孟早年不读书,后来受到他母亲的激发勤奋苦学,最终考中进士,做了右台侍御史。
B.金城公主出嫁,赵彦昭充当外使,他心中很不高兴,通过赵履温向金城公主求情而得免。
C.郭震弹劾赵彦昭,说赵彦昭运用女巫赵五娘的旁门左道扰乱纲常,应当按照法律给予处置。
D.萧至忠等被杀,郭元振、张说等提出赵彦昭先前曾与他们一起密谋其事,于是赵彦昭因此加官进爵。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国之宰辅,而为一介之使,不亦鄙乎?
(2)俄而姚崇入相,甚恶彦昭之为人,由是累贬江州别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