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
B.江南丘陵的茶树——降水
C.海南岛的天然橡胶——土壤
D.云南昆明的花卉——水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7-15 06:03: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玉米收获后,9月底到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完全脱水干燥。
材料二 河西走廊及附近地区是贫困区之一,我国未来5年,“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完善基础设施,找准发展方向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基础。
(1)简要分析河西走廊建设玉米制种基地的主要条件。
自然方面:
人文方面:
(2)我国正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说明其对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3)简述在甘肃省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的含义以及对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意义。
同类题2
读下图,在图中安排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
A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
B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 。
C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 。
D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 。
E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
同类题3
下列左图为日本本州岛中段海陆分布图,下列右图为左图中沿a-b一线的产业布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与日本沿a-b一线的农业生产模式相似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的鱼塘台田
B.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C.广西农家的庭院经济
D.江南丘陵地区的立体农业
【小题2】a-b一线两端附近地区有大型工业区布局而中部地区没有,其根本原因是
A.气候
B.地形
C.交通
D.资源
同类题4
南沙群岛是南海分布范围最大的珊瑚礁群。南沙岛礁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以前用小塑料盒进行栽培,但产量极低,采用“南沙温室”技术后,蔬菜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岛礁上“吃菜难”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水
B.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C.阴雨较多,光照缺乏
D.多石灰岩,土壤贫瘠
【小题2】“南沙温室”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热量
B.保持空气湿度
C.削弱狂风和高温的影响
D.保持土壤肥力
同类题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的“十五”时期我国粮食产需之间的变化情况,说明( )
A.我国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B.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应努力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C.我国国内粮食消费量存在波动上升趋势
D.我国的粮食产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小题2】今后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应主要依靠( )
A.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粮食单产
C.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
D.停止城市化进程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