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五)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欧阳修

①修前伏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被罢,而台(1)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主簿于台职最卑,介,一贱士也,用不用,当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②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喜辩是非,真好义之士也。始执事举其材,议者咸曰知人之明,今闻其罢,皆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传者皆云:“介之所论,调朱梁、刘汉不当求其后裔尔”若止此一事,则介不为过也。[甲]主薄于台中,非言事之官,然大抵居台中者,必以正直、刚明、不畏避为称职。今介足未履台门之,而已因言事见罢,是执事有知人之明,而介不负执事之知矣。

③修尝闻长老说,赵中令相太祖皇帝也,尝为某事择宫,中令列二臣姓名□进,太祖不肯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又不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太祖大怒,裂其奏,掷殿阶上。中令色不动,插笏带间徐拾碎纸袖归中书。他日又问,则补缀之,复以进。太祖大悟,终用二臣者。彼之敢尔者,盖先审知其人之可用,然后果而不可易也。今执事之举介也,亦先审知其可举邪,是偶举之也?若知而举,则不可遽止;若偶举之,犹宜一请介之所言,辩其是非则后已。[乙]

且中丞为天子司直之臣,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上虽恶之,其人贤,则当举而申之,非谓随时好恶而高下者也。而执事始举介曰能,朝廷信而将用之,及以为不能,则亦曰不能,是执事自信犹不果。[丙]故曰主簿虽卑,介虽贱士,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⑤况今斥介而他举,必亦择贤而举也。夫贤者固好辩,若举而入台,又有言,则又斥而他举乎?如此,[丁]则必得愚暗懦默者而后止也。愿无易介而他取也!

(选自《文忠集》)

[注](1)台:即御史台,是御史所居官署。宋制,御史台正官有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而主簿只负责收发登记文籍
【小题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以B.乃C.因D.为
【小题2】下文出自《吕氏春秋》,请分析其是否可以替代第③段所举赵中令荐官之例。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小题3】对第④段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唯皇帝意见是从,始终站在群臣一边,这才是御史中丞的本分。
B.不唯皇帝意见是从,不妄从群臣好恶,随时都可能被提拔和贬职。
C.皇帝的好恶可能会出错,御史中丞就是随时指出皇帝过错的职务。
D.当皇帝看好的官员不称职时,弹劾这类官员是御史中丞分内之事。
【小题4】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文中的()处。
若遂言他事,何敢望天子取信于执事哉?
A.甲B.乙C.丙D.丁
【小题5】分析本文劝说杜中丞挽回石介官职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26 01:43: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存勖,李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溪鸟勅鸟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原。叔父克宁杀都虞候李存质,幸臣史敬镕告克宁谋叛。二月,执而戕之,且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周德威,德威自乱柳还军太原。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德威军且去,因颇懈。王谓诸将曰:“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乃出兵趋上党,行至三重岗,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会天大雾昼暝,兵行雾中,攻其夹城,破之,梁军大败,凯旋告庙。同光二年,帝御文明殿,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伶人也。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帝密召崇韬谓之曰:“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故有是命。
天成元年,郭崇韬、朱友谦皆以谗死,李嗣源以名位高,亦见疑忌。赵在礼反于魏,大臣皆请遣李嗣源讨贼,庄宗不许。群臣屡请,庄宗不得已,遣之。李嗣源至魏,屯御河南,在礼登楼谢罪。军变,李嗣源入于魏,与在礼合,遣石敬瑭将三百骑为先锋。李嗣源反,龙骧指挥军使姚彦温以前锋军叛降于李嗣源,入于汴州。帝自万胜至洛京,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反。夏四月丁亥,皇帝崩。七月,葬雍陵,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五、六》《旧五代史·唐书八、十》,有改动)
【小题1】(文言文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B.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C.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D.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小题2】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农历每月初一,引申为“初生”“开头”等。.
B.刺史,古代职官,初为监察官,后变成地方军事行政长官,相当于太守、知州等。
C.《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D.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存勖实现父愿。李克用在三垂岗设宴,预言李存勖将完成未竟的功业。后来,初袭王位的李存勖果然在三垂岗大败梁军,奠定了晋国崛起的基础。
B.李存勖勇武善战。他曾在先王之丧、叔父之难等不利的情形下果断出击,雾中进军,攻破梁的夹城,把梁军打得大败,然后凯旋,祭告太庙。
C.李存勖寄信伶宦。后唐灭梁后,李存勖竟然要让梁之优伶陈俊和储德源做刺史,被郭崇韬劝阻,最终他还是履行了对伶人的这个承诺。
D.李存勖疏忌功臣。在位期间,对功臣宿将多有猜忌之心,,郭崇韬、朱友谦等都被他诛杀,李嗣源也因位高权重而被疑忌,最终走投无路被逼造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
(2)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文:

(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乙文:

(勃)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 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瞿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新唐书·文艺上》、《唐才子传》)

(注)①三珠树,传说中的仙树,后喻指俊才。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勃六岁属文 (______________) (2) 赦除名 (______________)
(3) 乃然曰 (______________) (4) 勃文,初不精思(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交构渐/项伯乃夜驰沛公军B.宿命其婿作序夸客/垣墙周庭,当南日
C.浮躁浅露/早缫D.召沛府修撰/如今人方刀俎,我为鱼肉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 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
(2)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
【小题4】阅读两篇短文,概括王勃这一人物的特点。
【小题5】乙文中都督阎公开始时为什么“怒”,到后来又为什么又“极欢罢”?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须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循,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欠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羡慕,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台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新唐书·秦琼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粮尽,欲引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莫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二百余战,数重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为隋将来护儿帐内 至唐李渤访其遗踪
B.因约西走     欲呼张良与之
C.授秦王右三统军 蒙国恩,除臣洗马
D.吾少长马间   万里赴机,关山度若飞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
(2)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小题4】请用文中实例证明秦琼是如何英勇善战的。
【小题5】下列是依据文本的判断,选出对秦琼其人及其所为评价正确的一项。(    )
A.秦琼勇武过人,战功显赫,所侍奉的主子均对他看重有加;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这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
B.秦琼是个义士。当他认识到王世充并非明主而决定弃暗投明时,仍冒着危险向王世充辞行。
C.秦琼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高祖总派他去攻取。他每战必胜,因此很自负。
D.泰琼一生戎马、历经一百余战,累官进爵,多受封赏。去世后陪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澄,辽东襄平人,隋蒲山公宽之远胄。以勇剽隶江淮都统李垣府为偏将。又从永平节度李勉军,勉帅汴,澄滑州刺史。李希烈陷汴,勉,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兴元元年,澄遣卢融间道奉诣行在。德宗嘉之,署帛诏内密丸,授澄刑部尚书、汴滑节度使,澄未即宣,乃行勒训士马。希烈疑,养子六百戍之。贼急攻宁陵,邀澄至石柱。澄密令焚营伪惊遁者,养子辈果乘以剽掠,澄尽斩之。以告,希烈不能。贼遣将翟崇晖率精兵寇陈州,未还,汴军寡,澄度不能稍己,又中官薛盈珍持至,封澄武威郡王,赐实封,乃燔贼旗自归。希烈既失澄,而崇晖复败,由是奔汝南。

澄引兵将取汴,屯其北门不敢进,及刘洽师屯东门,贼将田怀珍纳之。比澄入,洽已保子城矣。澄舍浚仪,两军士日争忿,未能安。会郑州贼将孙液送款于澄,澄遣子清驰赴。先此,河阳李茺使偏将雍希颢攻郑,数残剽,液拒之。及纳清,希颢大怒,急攻郑。清助守,杀河阳兵数千,希颢焚阳武去,澄遂如郑。诏授清检校太子宾客,易名克宁。贞元初,迁澄检校尚书左仆射、养成军节度使。澄始封陇西公后及进王爵每上章必叠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二年卒,年五十四。

丧,克宁秘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加卒婴城,将乱。刘洽以兵屯境上,遣使谕止,遂自戢,然道闭者半月。诏以贾耽代镇,克宁乃护丧归,悉索府中财夜出,军士从剽之殆尽,澄柩至京,犹赐克宁庄一区、钱千缗、粟麦数千石云。

(选自《新唐书•李澄》,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勉”的“走”,其实是“逃跑”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走”有差别。
B.“希烈不能”,“诘”就是追问,此处引申为“追究、问罪”之意。
C.“表”是臣子给君主的奏章,“澄滑州刺史”“奉诣行在”两处都是此意。
D.“持至”和“燔贼旗”中的“节”都是“符节”,在古代是可以做证明的凭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养子六百戍之 ②所谓华山洞者,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①澄舍浚仪    ②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C.①澄丧,克宁秘不发    ②臣壮也,犹不如人
D.①加卒婴城,将乱 ②慎勿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