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

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然节,镇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

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不暇收合,乃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

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然节 借助
B.晏如而无恐意   安定的样子
C.方吏士 激励,勉励
D.自创业功臣疾病 生病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
B.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
C.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
D.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
【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朱然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
(2)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
(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小题5】文中说“(孙)权奇其能”,请根据语段概括朱然的才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06 01:58: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荀)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恐青、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大破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则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子奕嗣。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四·郭嘉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B.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C.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D.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文中指曹操,曹丕称帝后追尊其父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B.军祭酒:汉晋时期军中负责出征时飨宴士卒或酹酒祭神的属官。
C.冀:冀州,《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其中冀州为九州之首。
D.薨:古时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嘉知人善鉴,慧眼识主。他没有选择袁绍,经荀彧引荐,与曹操共论天下大事后认为曹操才是自己要侍奉的君主,并且为他屡立战功。
B.郭嘉洞察时机,料事如神。在吕布退兵坚守,曹操想退兵之际,他劝服曹操一鼓作气,急攻吕布;孙策最终也如他所料,死于匹夫之手。
C.郭嘉心思缜密,能谋擅断。太祖准备远征袁尚和乌丸,部下多人担心刘表会派遣刘备偷袭许昌,郭嘉缜密分析,消除了太祖顾虑。
D.郭嘉遇事通达,君臣相知。他病重时曹操曾多次亲自问候;他去世之后,曹操评价郭嘉是最了解自己心意的人才,并对他的事功予以高度肯定。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也。年七岁,有父党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①,何拜之有?”于是成共嘉之。

②太守王匡起兵讨董卓,遣诸生于属县微伺吏民罪负,便收之,考责钱谷赎罪,稽迟则夷灭宗族,以崇威严。林叔父挝客②,为诸生所,匡怒收治.举宗惶怖,不知所多少,惧系者不救。林往见匡同县胡母彪曰:“王府君以文武高才,临吾鄙郡,土广民殷,又多贤能,惟所择用。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华夏震慄,雄才奋用之秋也。若欲诛天下之贼,扶王室之微,智者望风,应之若响,克乱在和,何征不捷?苟无恩德,任失其人,覆亡将至,何暇匡翼朝廷。崇立功名乎?君其藏之!”因说叔父见拘之意。彪即书责匡,匡原林叔父。

⑧并州刺史高于表为骑都尉,林辞不受。后刺史梁习荐林宰南和,治化有成,超迁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有绩。文帝为五官将,林为功曹。太祖西征。田银、苏伯反,幽、冀扇动。文帝欲亲自讨之,林曰:“昔忝博陵,又在幽州,贼之形势,可料度也。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银、伯犬羊相聚,智小谋大,不能为害。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文帝从之,遣将往伐,应时克灭。

④出为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人为丞相东曹属。魏国既建,拜尚书。文帝践阼,迁少府,封乐阳亭侯,转大司农。明帝即位,进封高阳乡侯,徒光禄勋,太常。时论以林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林遂称疾。拜光禄大夫。年八十三,薨,追赠骠骑将军,葬如公礼,溢曰贞侯。

(摘自《三国志》)

(注释)①常林的父亲,字伯先。②挝,zhuā,打。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有父党门(______________) (2)不知所多少(_____________)
(3)为诸生所(______________) (4)林遂称疾 (_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遣诸生于属县微伺吏民罪负,便收之,考责钱谷赎罪,稽迟则夷灭宗族,以崇威严。
【小题3】概括常林见胡母彪时陈述的主要意思。
【小题4】常林接连升迁,请具体分析有哪些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瑾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谔,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于是权意往往而释。权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惟理默然,权曰:“子瑜何独不言?”瑾避席曰:“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珍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权闻之怆然,乃曰:“特为君赦之。”后从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住公安。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黄武元年,迁左将军,督公安,假,封宛陵侯。虞翻以狂直流徒,惟瑾屡为之说。翻与所亲书曰:“诸葛敦仁,则天活物,比蒙清论,有以保分。恶积罪深,见忌殷重,解释难冀也。”权称尊号,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瑾子恪,名盛当世,权深器异之,然瑾常嫌之,谓非保家之子,每以忧威。赤乌四年,年六十八卒,遗命令素棺敛以时服,事从省约。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瑾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
B.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
C.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
D.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又称江左、江表,指长江下游以北地区,在三国时期,这一地区属于东吴政权。
B.白帝,即白帝城,因西汉末年公孙述在此自号白帝而得名,刘备伐吴兵败后在此托孤。
C.节是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授予使臣作为凭证的信物,苏武出使被困,曾持节牧羊。
D.赤乌是吴帝孙权的年号古代纪年方法有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瑾效命东吴,深得信任。汉朝末年他避乱江东,得到孙权姐夫的推荐,担任长史、中司马等职;后来有人告发他与刘备私下接触,孙权不为所动。
B.诸葛理品行端方,公私分明。他与诸葛亮本是亲兄弟,但在接受孙权的使命前往西蜀与刘备通好时,仅与诸葛亮以公事相见,没有任何私人的会面。
C.诸葛瑾善于言辞,劝谏有方。他和孙权谈话时,从不急迫直言;孙权判处殷模重罪,群臣为殷模说情未果,他出面替殷模辩解,说服了孙权赦免殷模。
D.诸葛理性情敦厚,仁义待人。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虞翻在给亲友的信中对诸葛瑾给予很高的评价,并表达了感激之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
(2)权深器异之,然瑾常嫌之,谓非保家之子,每以优戚。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益州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修杀之,夺其众。焉死,子璋代立,以鲁不顺,尽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雄据巴、汉垂三十年。

汉末,力不能征,遂就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贡献而已。民有地中得玉印者,群下欲尊鲁为汉宁王。鲁功曹阎谏鲁曰:“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上匡天子,则为桓、文,次及窦融,不失富贵。今承制署置,势足斩断,不烦于王。愿且不称,勿为祸先。”鲁从之。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

建安二十年,太祖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至阳平关。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太祖攻破之,遂入蜀。鲁闻阳平已陷,将稽颡归降,圃又曰“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于是乃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太祖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候邑万户。

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候。为子彭祖取鲁女。鲁薨,谥之曰原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
B.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
C.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
D.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
【小题2】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牧:“管理”之意,为古代各州的最高统治者或行政长官。
B.中郎将:古代官员名称。秦时开始设置,后朝沿用,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其职位、品秩、权力差异很大。
C.太祖:先祖称谓,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谥号,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古代等级森严,不同地位的人死去用词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鲁占据汉中以后,以事奉鬼的宗教“五斗米道”教化百姓,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宗教的组织形式是一致的。
B.张鲁占据汉中,没有设置官吏,都用祭酒来治理,统治有方,在汉中称雄割据将近三十年。
C.太祖率大军入蜀征讨张鲁,张鲁兄弟联手抵抗,但兵败,逃奔南山进入巴中躲避。
D.汉宁百姓从地底下挖得玉印以后,有人要尊奉张鲁为王,张鲁听从阎圃的劝告,没有称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焉死,子璋代立,以鲁不顺,尽杀鲁母家室。
(2)民有地中得玉印者,群下欲尊鲁为汉宁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魏黄初二年,遣使者邢贞拜权为吴王。贞入门,不下车。昭谓贞曰:"夫礼无不敬,故法无不行。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无方寸之刃故乎!"贞即遽下车。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谥曰文侯。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张昭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B.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C.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D.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或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B.田猎是一种围猎的形式。人类进行田猎的起因是为了生存,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田猎逐步演变成了由官府或皇家举办的具有军事意义的活动。
C.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此外,表示年龄的特定称谓还有豆蔻年华(女孩十三四岁)、及笄(男孩15岁)、耄耋(八九十岁)等。
D.举茂才,即推举为秀才。西汉时,举茂才只是特举而非常科。东汉光武帝下诏茂才由特举变成了岁举常科,成为了仅次于孝廉的一种察举科目。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昭先后辅佐孙策、孙权兄弟开创并巩固了东吴政权,在东吴享有极高威望,人们都敬畏他。
B.孙权常冒险射虎。张昭谏言,君主不应驰逐于田野,和猛兽比较武勇,而应驾驭英雄,驱使群贤。
C.张昭每次朝见,言辞慷慨,脸色充满了正气,曾经因直言违背了孙权的旨意,而被孙权疏远。
D.孙权拜见张昭,张昭表示不愿改变思想和性格,来讨取别人的欢心,结果孙权不高兴地离开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
(2)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