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醖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徵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

式后迁庐江太守,有戚名,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
B.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
C.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哭/以为死友/
D.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古代统称经考试录取进入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与诸子”意相同。
B.升堂,登上厅堂。旧时也指官吏登堂审案,后来也比喻学问或技能已入门。
C.烈士,指有气节、有壮志的人。现多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甘愿献出生命的人。
D.行状,即品行事迹。后多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事迹的文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式看重友情。他与张劭关系要好,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提出,两年后一定会去拜见张劭的家人。
B.范式讲信守诺。他特别讲信用,答应所做的事情一定不违背,与张劭分别后,他千里赴约,兑现诺言。
C.范式崇高有节义。他赶赴坟地为张劭奔丧,为其修坟种树;他亲自护送未曾相见的陈平子灵柩到临湘。
D.范式仕途经历简单。他担任过郡里的功曹;然后被三府同时征召为官;最后官至庐江太守,死于任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2)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27 05:13: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孝廉不行 不行:不去(应荐)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文雅
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咸:都
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捉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B.虽才高于世,而误骄尚之情  衡乃诡对而出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向
【小题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再迁:再次升迁。“迁”,古代常用来表示官职变动,—般指升迁,古代表示升官的词语还有“升、擢、拔”等。
D.阳嘉元年:汉顺帝年号,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常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张衡的姓名、籍贯,让读者对他有—个整体的了解,接着介绍了他的文学才能、求学经历和渊博的知识。
B.张衡不慕权贵,总是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到了原籍。
C.作者选材和写作详略得当,说明张衡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评细介绍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其他方面则介绍得较简略。
D.本文语言凝练平实,作者很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记叙,但也不乏精彩的描写,如写张衡任河间相一段,就用语简练,句式整齐,富于气势。
【小题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同类题2

文言文阅读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成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弟奇,游学洛阳。奋奇经明当仕,上病去官,守约乡闾,卒于家。奇博通经典,作《春秋左氏删》。奋晚有子嘉,官至城门校尉,作《左氏说》云。

(选自《后汉书·孔奋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率妻子   躬:亲自
B.奋之而已 谢:拒绝
C.当退却   冀:希望
D.善疾非   甄:表扬
【小题2】下列每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是(   )
A.士多不修节操,奋力行清洁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B.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   积土成山,风雨兴
C.贼窘惧逼急,推奋妻子以置军前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奋奇经明当仕  故为之文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元帝时,孔奋担任待中。他年轻时随从刘歆学力《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每天有四次集市。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同亲人;对品行不增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晚年著书《春秋左氏删》。
【小题4】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
【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
(2)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①,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永康元年,帝崩。窦太后临朝,以藩为太傅,录尚书事。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②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

注:①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②荼蓼:泛指田野沼泽间的杂草。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  二虫有何知
B.会白马令李云抗疏。  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
C.今帝未立,政事日蹙。 门衰薄,晚有儿息
D.可不劳王师,群贼弭息矣。 酌贪泉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B.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实武谋之
C.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D.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B.“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实为贬官;陈蕃因提建议被贬为豫章太守。
C.“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陈蕃劝说托病不上朝的大臣要尽职尽责。
D.陈蕃对周璆只称字不称名,是表示对他的尊敬,故“字而不名”。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蕃自有名节,能招徕贤土。郡人周璆不接受本郡前后太守的招命,而陈蕃能够招徕,正是因为陈蕃本人自是名节之士。
B.陈蕃识见卓异,颇有方略。他认为地方官史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应该选贤任能,更换地方官吏。
C.陈蕃尽孝尽忠,反而受到杀害。他因母亲去逝,宁愿弃官守丧;虽然多次免官,但他仍然上疏,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
D.陈蕃少有大志,为人称赞。十五岁时闲处一室而庭院芜秽,他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回答父亲好友之问,被认为有澄清天下的志气,受到赞叹。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2)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和熹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 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 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崩。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B.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C.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D.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 以救灾厄/
【小题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母常之 责备
B.深自抑损 贬损
C.辄下意难问   虚心
D.父训之 奇怪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贵人”,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其位仅次于皇后,清代置贵人于嫔位之下,后世也把贵人当作对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称。
B.“诸生”,古代经过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里面“诸生”即为此意。
C.“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D.“掖庭”,即永巷,汉武帝时改为掖廷。宫中旁舍,在帝后寝宫的东西两侧,通常作为嫔妃所居,也是宫女居住的地方。
【小题4】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不娇宠。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她对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且久留一事予以拒绝。
B.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C.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她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天下恢复了丰足。
D.邓皇后宅心仁厚,明察秋毫。有一次宫里丢了大珠,她不想严刑逼问导致伤害无辜,而是通过察言观色将作案者揪出。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
⑵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循吏卫飒

范 晔

卫飒,字子产,河内修武人也。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王莽时,仕郡历州宰。

建武二年,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郡与交州接境,颇染其俗,不知礼则。飒下车,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

先是,含洭、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吏事往来,辄发民乘船,名日“传役”。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流民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又耒阳县出铁石,佗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冶铸,遂招来亡命,多致奸盗。飒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入五百余万。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

二十五年,征还。光武欲以为少府,会飒被疾,不能拜起,敕以桂阳大守归家,须后诏书。居二岁,载病诣阙,自陈困笃,乃收印绶,赐钱十万,后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

(简注)
①建武:光武帝刘秀年号。②亭传(zhuàn):古代供文书传递和官员停留休息的处所。③佗(tuó):通“他”,别的。
(阅读指要)
本文主要记述卫飒任桂阳郡太守十年间的政绩。桂阳郡地处边境,民居深山,交通不便,民风不好,治安不靖,卫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以至“郡内清理”。文章叙事简洁精当,主次详略分明,王莽朝事仅用八字轻轻带过,光武朝事则件件详明,足见其文字功力。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大司徒邓禹府(____________)   (2)庠序之教(____________)
(3)期年间,邦俗从化(____________) (4)流民还,渐成聚邑(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常佣自给 ②敕桂阳太守归家
B.①飒上起铁官 ②载病诣阙,自陈困笃,收印绶
C.①去郡远者,且千里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D.①设婚姻礼 ②徭及数家,百姓苦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B.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
C.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D.光武欲以为少府
【小题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卫飒施政才能的一组是(   )。
①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②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③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④飒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⑤敕以桂阳太守归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
(2)会飒被疾,不能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