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词人,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得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小题1】下列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以“疏雨洗天清”简淡起笔,通过描写秋雨疏落、一洗天地的景象,奠定了全词清新爽朗的情感基调。
B.“枕簟凉生”是写此时已从夏季转入秋季,暑退寒来本是自然节序,但一个“生”字却写出了词人是从枕簟渐生凉意的触感中感知到秋的到来。
C.“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既是报秋,又勾起了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将景物的萧条与心境的衰颓熔铸一体。
D.“千里飘零”不仅写出了词人被押赴北上时远离故土的凄凉,更表达了独自羁留建康的孤苦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之感。
【小题2】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17 02:4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释)邓剡,南宋人,宋亡后不仕新朝,坚守节操,此词为被俘后押送元朝大都途中路过建康(南京)时所作。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雨过”二句,写黄昏雨后,晚霞铺水;潮水退去,惟余沙痕。
B.“叶声”二句,写落叶飒飒,透过窗纱,时令更迭,已是清秋。
C.“堪恨”句,写西风把世道吹换,表现了作者对西风的怨恨之情。
D.“更吹”句,词人以吹落天涯的枯叶自比,表达亡国后的飘零之苦。
【小题2】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叶声寒”的“寒”字,既点明季节,又饱含了作者国家破亡的主观感受。
B.上阙前四句寓情于景,景情交融,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凄凉的黄昏秋江图。
C.下阕“寂寞”四个句子,含蓄的写出南宋覆亡、物是人非的历史事实。
D.全词感情悲慨深沉,寓意丰富深刻,格调明朗清新,艺术感染力很强。
【小题3】“唐多令”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词中“乌衣日又斜”“燕入谁家”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
【小题4】试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就“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3句诗,写一段鉴赏文字。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酹江月·驿中言别
邓剡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注释】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与文天祥一起被押赴北上,因病重被留在金陵就医,此词当作此时。②铜雀,指铜雀台,杜牧诗有“铜雀春深锁二乔”句,这里指南宋灭亡后,皇后嫔妃都被元兵掳往北方。③金人,铜人,传说东汉亡后,魏明帝把长安建章宫前的铜人运往洛阳,在迁运时,铜人眼里流出泪水。
【小题1】“酹江月”是 __________,它的另一名称是 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本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借用了火烧赤壁的典故,鲜明表达出抗元失败、功业未就的遗憾之情。
B.“忍见”实为“不忍见”,写出金陵城中残垣断壁的凄惨景象所带来的复杂心情。
C.上阕最后两句用“空”字突出悲壮苍凉,与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内涵相同。
D.下阕末尾扣住题目中的一个“别”字,写自己在孤月之下陪伴着不眠的文天祥。
【小题3】邓剡作此词后,文天祥也有和词《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其内容与邓词有诸多相和应答之处,请从两词中举出一例加以分析。
【小题4】请简要分析“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三句,运用了哪两种手法刻画出文天祥怎样的形象。
【小题5】“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以典故与细节生动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在《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六部作品中,也有精神品质与之类似的人物形象,请举出一例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