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油橄榄为著名的亚热带果树,是重要的经济林木,喜光、喜温暖,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稍耐干旱,不耐湿。有些品种的橄榄树抗寒性较强,-8—-10 ℃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对树体构成伤害,但不能持久。一旦受冻,它的解冻速度很慢,不能很快进入生长期,形成冻害。在接近0 ℃的温度下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从而为丰收打下基础。
材料二 油橄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突尼斯、西班牙、希腊为集中产地。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引种油橄榄始于1975年,油橄榄主要种植在白龙江沿岸及其河谷坡地地带。油橄榄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2004年,武都油橄榄被审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6年,陇南市油橄榄累计种植面积已超过50万亩。
材料三 下图为陇南市位置图。

(1)分析白龙江沿岸及其河谷坡地地带种植油橄榄的有利条件。
(2)有人认为武都区应该扩大油橄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6-25 10:01: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图中A地区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县之一,海拔在2 066~4 299米之间,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图中B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4 000米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 172平方千米,分为四、五、六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 793平方千米,四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二: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十一五期间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乙为青海省循环经济中的两大主导产业体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出A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于 地区,该地种植业单产高的原因是
(2)根据材料一说出B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根据材料说出具体表现为     
(3)结合材料二和乙图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说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