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字致中,东阿人。洪武中,自国子生授江都知县。燕兵至扬州御史王彬据城抗为守持所束本率父老迎降成祖以滁泰二知州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命与本并为扬州知府,偕见任如府谭友德同涖府事。寻擢本江西布政司右参政。
永乐四年召为工部左侍郎。坐事免官,冠带办事。明年五月复官。寻以奏牍书衔误左为右,为给事中所劾。帝命改授本部右侍郎而宥其罪。七年,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十九年将北征,命本及王彰分往两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督有司造车挽运。明年即命本督北征饷。
仁宗即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召见,言时政得失,且请严饬武备。帝嘉纳之,遂留行在兵部。宣德初,工部侍郎蔡信乞征军匠家口隶锦衣卫。本言:“军匠二万六千人,属二百四十五卫所,为匠者暂役其一丁。若尽取以来,家以三四丁计之,数近十万。军伍既缺,人情惊骇,不可。”帝善本言。时马大孳息,畿内军民为畜牧所困,本请分牧于山东、河南及大名诸府。山东、河南养马自此始。 四年命兼太子宾客。户部以官田租减,度支不给,请减外官俸及生员军士月给。帝以军士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六年病卒,赐赙三万缗,葬祭甚厚。
本廉介有执持,尚刻少恕。录高煦党,胁从者多不免。成祖宴近臣,银器各一案,因以赐之。独本案设陶器,谕曰:“卿号‘穷张’,银器无所用。”本顿首谢,其为上知如此。
(节选自《明史·张本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燕兵至扬州/御史王彬据城/抗为守将所缚/本率父老迎降成祖/以滁泰二知州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命与本并为扬州知府 |
B.燕兵至扬州/御史王彬据城抗/为守将所缚/本率父老迎降/成祖以滁泰二知州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命与本并为扬州知府 |
C.燕兵至扬州/御史王彬据城/抗为守将所缚/本率父老迎降/成祖以滁泰二知州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命与本并为扬州知府 |
D.燕兵至扬州/御史王彬据城抗/为守将所缚/本率父老迎降成祖/以滁泰二知州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命/与本并为扬州知府 |
A.“监国”,通常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通常为皇太子)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
B.“太子”是古代对储君的称谓,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监国的权利,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常用“东宫”借指太子。 |
C.“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六部制初创于隋,完善于唐,直沿用至清末。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漕。 |
D.“顿首”,古代交际礼仪。先跪直,拱手,叩头至地,头顿地即拍起,故曰顿首;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 |
A.张本很得赏识,颇受优待。任工部左侍郎时,接连犯有过失,皇上都宽宥了他的罪过没有追究。他病逝后,皇上赐给丧资三万缗,葬祭很丰厚。 |
B.张本敢于谏言,不畏权贵。被仁宗召见时,谈论时政得失,请求严整武备。皇上采纳了建议。蔡信要求征取军匠家属隶属于锦衣卫。遭到他的反对。 |
C.张本效忠朝廷,刚介严厉。他奉命总督北河运输时,亲自巡视,订立制度,使舟行无阻。登记朱高煦党羽时,受威胁而被迫跟从的人也多不得免。 |
D.张本为官清廉,时号“穷张”。成相知道他廉洁,在宴请近臣时,给别人都摆设银器并把银器赏赐给他们。唯独给张本的案上摆放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