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基地,种植天然橡胶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双版纳橡胶集团产业园循环经济示意图。
材料二 原生态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
(1)分析西双版纳种植天然橡胶的主要自然条件。
(2)分析西双版纳橡胶集团产业园此种循环经济模式的意义。
(3)针对西双版纳的天然橡胶产业,近年来,反对扩大橡胶种植规模的呼声越来越多。请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给出支持该观点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10-05 11:37: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马铃薯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某超市连锁企业与乙地(见图7)签订投资协议,帮助其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培训种植技术,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马铃薯及其加工品按合同价格收购,不受市场波动影响。下图示意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
A.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
B.气候温凉的山地高原区
C.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D.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区
【小题2】该超市连锁企业与乙地投资协议的实施,对乙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①利于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②促进马铃薯专业化发展
③延长马铃薯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
⑤加大科技投入,普及职业教育
⑥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小题3】图中甲地发展马铃薯产业需要防御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干旱
C.洪涝
D.台风
同类题2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党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和凉爽的气候,耐寒,喜潮荫,忌高溫、强光,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种植。
主要生长于我国北方海拔1500-3100米的山地林下,林边及灌丛中。白山市种植党参有数百年的历史,到2015年白山市党参种植园面积达到3.2万亩。为了保护长白山森林,当地政府严格控制伐林发展参园,大力发展林下坡地特色参业,并加强参业技术培训、国内外销售市场引导、政策支持和护林宣传。目前,白山市中药材产业围绕参业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了全市农业大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图为白山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明白山市山地林下坡地适宜种植党参的主要原因。
(2)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白山市林下党参种植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点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部季风区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地形
②太阳辐射
③降水
④土壤
⑤农作物种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小题2】地膜覆盖是一种简易高效的农业栽培技术,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弱土壤侵蚀的作用。下列四地在春耕春播过程中采用地膜覆盖综合效果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由图示春耕春播时间的差异可以推断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
A.甲地的单位耕地面积年产量高于丙地
B.乙地水稻的生长周期短于丁地
C.丙地与丁地的耕地类型不同
D.丁地一年中农作物收获的次数最多
同类题4
下表示意广东省的地形类型及空间分布。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近些年来,基塘面积逐渐缩小,甚至出现大量向非农产业租售土地的现象。
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洼,降水充沛
B.炎热干燥,土壤肥沃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小题2】下列关于基塘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农产品商品率不高的自给型农业
B.属于混合农业,会加大农民肥料和饲料的投入
C.糖厂、丝厂的工业污水容易污染农田和鱼塘
D.属于节省肥料和饲料、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生态农业
【小题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城市化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D.农业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同类题5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苹果是一种温带水果,采摘时间一般在8,9月份,而我国阿克苏地区的“冰糖心”苹果采摘时间却严格控制在10月25日之后。“冰糖心”苹果糖分高,‟水分足,口感极好,其售价在东南沿海是普通苹果的2-3倍。“冰糖心”苹果年产量只有5000吨左右,但仍出现了采摘人员紧缺的情况。
(1)分析“冰糖心”苹果糖分高、水分足的原因。
(2)分析东南沿海地区“冰糖心”苹果售价较高的原因。
(3)你认为阿克苏地区能否扩大„“冰糖心”苹果的生产规模? 说明理由。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