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小题1】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是赞美历史上的孙权,表达对英雄的敬仰,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当年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当权者切勿草率出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廉颇的典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小题2】下列对联分别写的是哪几位作家?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①范仲淹    ②苏轼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B.①范仲淹    ②辛弃疾    ③苏轼 ④李清照
C.①苏轼 ②辛弃疾    ③岳飞 ④李煜
D.①苏轼 ②柳永 ③辛弃疾    ④李煜
【小题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试举例分析这样写的目的及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7-29 07:45: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声声慢
辛弃疾
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②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③怀嵩:怀嵩楼,唐李德裕贬滁州,作此楼,取怀嵩洛之意,后终回故乡嵩山。④楚尾吴头: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⑤华胥梦:《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那里国无君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上阕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气势。
B.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
C.借用李德裕在滁州建怀嵩楼而最终回到故乡的典故,表达自己定能重返故土的信心。
D.道旁巡卒不断,路上车水马龙,一派安定繁荣景象,让词人无法抑制喜悦的心情。
E. 这首词豪放雄伟,层次分明,步步深入,表现出词人胸怀天下的情怀。
【小题2】这首词“抒情赋志,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